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90.1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奕詝 的原始碼
←
奕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奕詝</big>''' |- |<center><img src=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416/daa4d0d0d13744a78c7c80d00a8918d4.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61074872_120496022 来自 包心菜聊聊历史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本名: 爱新觉罗·奕詝 别名: 奕讠㝉、咸丰帝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北京圆明园湛静斋 年号: 咸丰 庙号: 文宗 陵墓: 清定陵 |}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奕詝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秘密立为储君。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于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 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ref>[https://www.sohu.com/a/461074872_120496022 大清朝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苦命天子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搜狐</ref>
返回「
奕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