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40.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季裂 的原始碼
←
季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季裂'''<br><img src="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Fabien_Leonard/publication/260137653/figure/fig5/AS:669463171047438@1536623866306/Example-of-stress-corrosion-cracking-in-brass-caused-by-ammonia_Q32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Factors-affecting-stress-corrosion-cracking-from-31_fig4_260137653 圖片來自researchgate]</small> |} '''季裂'''(Season cracking)是應力腐蝕破裂表現在[[黃銅]][[彈殼]]上的一種形式,最早由駐印英軍所記載。在西南[[季風]]吹拂下,印度為濕熱的雨季,英軍在這段時間會減少軍事活動,並將彈藥儲藏在馬廄,直待冬天乾季的來臨。他們很快就發現,黃銅製的子彈逐漸出現裂痕,彈殼的部份又格外嚴重。 1921年摩爾(Moore, H.)、貝琴薩(Beckinsale, S)、馬林森(Mallinson, C.E.)三人才發文解釋此現象。該現象肇因於馬尿中的[[氨]]與黃銅經深抽加工後殘留應力未消除,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ref>{{Cite journal | last = Moore | first = H. | authorlink = |author2=Beckinsale, S. |author3=Mallinson, C.E. | title = The Season Cracking of Brass and other Copper Alloys | journal =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s | volume = XXV | issue = | pages = 59–125 | publisher = | location = | year = 1921 | url = | issn = | doi = | id = | accessdate = }}</ref> 季裂裂痕的特徵是黃銅受氨影響的部件會出現較深的脆性裂痕。若裂痕成長至臨界尺寸,則該部件會嘎然斷裂,有時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然而,假如氨的濃度非常高,則腐蝕情況也會非常嚴重,也可能出現整個物體表面都被腐蝕的情況。要解決季裂問題可以從黃銅的熱處理下手,對抽製後的彈殼進行應力消除[[退火]]。另一種做法是減少腐蝕源,如不要將彈藥跟馬排泄物一起儲放,或者是減少彈藥附近會因腐爛而產生氨氣的有機物。
返回「
季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