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02.1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富陽城牆 的原始碼
←
富陽城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富阳城墙'''为旧富阳县城城墙,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现仅存原东南角残长约70米的墙段,现存墙段依[[鹳山]]山脚而筑,高4.70米-6米,以青石并列错缝砌筑,其下沿江建有[[鹳山古驿道|古驿道]]<ref>{{cite web |url=http://fydaily.fynews.com.cn/html/2015-11/28/content_11_1.htm|title =《古城墙和古城河》|accessdate=2016-07-13|author= 喻国斌|publisher=富阳日报}}</ref>。 富阳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县,属[[会稽郡]]。历史上建有城址多处,包括汉故城(位于明清县城西北隅)、三国吴[[东安郡]]城(位于明清县城北十八里,周七百六十步)、唐故城(距明清城址二百七十步,周六百步)、五代故城(位于明清县城东南,周十二里)和元故城(周三里)等,均已湮没<ref>清·汪文炳修,蒋敬时、何鎔纂,《光绪富阳县志·卷九·地理上·城池》:富阳城自累朝以来,改筑不止一处,今城为明嘉靖县令桂軏所筑也。……汉古城(一统志)富阳县治在今县治西北隅,汉置。东安郡城(三国吴志)东安郡城在县北十八里,吴黄武五年置,周七百六十步,郡守全琮筑,七年复废。唐古城(浙江通志)引名胜志,富阳县古城,唐咸通十年县令赵讷筑,去今城二百七十步,城周六百步,高一丈,濠阔一丈五尺。五代古城(咸淳临安志)五代时城在县东南,吴越钱氏以地逼江,乃垒砖砾为之,城周十二里,高二丈一尺,阔二丈。荣国寺古城(宣德旧志)古城在荣国寺西北隅,即今永宁寺是也,元至正十六年行省参政杨完者重筑,周三里,元末燬于兵。</ref>。 现城址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所筑,东跨鹳山,西临[[苋浦江]](西门外跨河建有[[恩波桥]]),南俯[[富春江]],北至后河。城墙东西宽,南北狭,城周一千丈余(六里,约3200米余),厚一丈八尺(二寻,约5.1米),高一丈四尺(约4.5米),设有陆门八座,[[水门]]两座,八座陆门分别为最初开设的东门昇平门、西门康阜门、南门萃和门、北门达顺门(以上建城楼俱三间)和三座便于出入汲水的小门(小北门、上水门和下水门),以及隆庆五年(1571)在县学前增辟的文明门(上建石亭),两座水门位于城之西北,此外在城东南设有水闸(''图'')<ref>《光绪富阳县志·卷九·地理上·城池》:今城(钱令旧志)在古城东南,广六里,延袤一千丈有奇,厚二寻,高一丈四尺,内外俱甃以石,雉堞一千二百堵,沿城内外俱有马路。城门谯楼四,各三间,为门者四,东曰昇平、南曰萃和、西曰康阜,北曰达顺,又辟三小门以便出入供汲水,并开水门以疏奔湍。城为故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桂軏所筑,东跨鹳山、西临苋浦、南俯大江、北带后河。隆庆五年分守参政李淑于儒学之前辟城门曰文明门,上有石亭。</ref>。护城河宋代时东至鹳山,西至苋浦江,南则以富春江为天险,不设城壕,至明清时除北门一带外已大部分湮塞<ref>《光绪富阳县志·卷九·地理上·城池》:县濠(钱令旧志)东至观山,西至苋浦,东南恃长江以为险,斗门二,宣和四年县令吴纺开,今湮塞,尚存县后一带。</ref>。
返回「
富陽城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