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52.1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張毅漢 的原始碼
←
張毅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ultiple issues| {{dead end|time=2019-08-19T13:03:46+00:00}} {{expand|time=2019-08-19T13:03:46+00:00}} {{orphan|time=2019-08-19T13:03:46+00:00}} {{refimprove|time=2019-08-19T13:03:46+00:00}} }}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張毅漢| 英文名=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 出生名 = | 出生日期 = 1895年| 出生地点 = 廣東新會|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950|1895}}| 国籍 = 中国清朝---民國| 籍贯 =| 母校 =| 别名 = | 职业 = 作家|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一位被遺忘的小説家。| 知名作品 = 《藏珠記》 《劫海鴛盟記》 <br>《小説大觀》 《星期》<br> 《兩頭蛇》 《地獄村》 <br>《姉妹花》 《猴刺客》<br> 《牧羊少年》 《離雛記》}} '''<big>張毅漢</big>'''(1895年-1950年11月),又名張其訒、張亦庵,[[廣東]][[新會]]人,幼年即失去父親,頼寡母黄翠凝撫育長大。先入[[上海]]工部局所〓華童公學求學,後在江南製造局謀生,十六歳參加武昌起義,民初曾主持粤東中學,抗戰期間蟄居上海,靠教人彈鋼琴爲生,抗戰後因生活所迫遷居香港,1950年11月在[[香港]]病逝。13歳開始發表小説,先後發表作品130餘種(前期多與包天笑合作),絶大部分是翻譯小説。抗日戰爭後遷居香港,1950年在香港病逝。
返回「
張毅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