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54.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徐森玉 的原始碼
←
徐森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style="text-indent:2em;">'''徐森玉'''(1881—1971),男,名鸿宝,字森玉,以字行,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著名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br> * 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上海博物馆馆长、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馆长等职。 * 对征集珍稀文物、图书不遗余力。晋代[[王献之]]书鸭头丸手卷,宋代[[司马光]]的书简,[[苏轼]]与[[文同]]合绘的手卷,以及宋拓孤本凤墅帖、郁孤台帖等稀世珍品,都是徐森玉主持征集的。在徐森玉的推动下,使仅存残本的《王文公集》死而复生,孤本《萝轩变古笺谱》得以复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森玉任国务院文史馆副馆长、国务院古籍整理三人小组成员。在他主持下,出版《上海博物馆藏书》《中国丛书综录》等。因他的督促,上海松江的[[唐经幢]]在原地修复;嘉定的唐经幢也从田野里挖掘出来,置于古漪园内。 * 他对海关出口文物的鉴定把关甚严,常说:“国家把文物是否可以出口的‘钥匙’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把好鉴定这个关口。”文化部于1962年为他特颁奖状,并举行颁奖仪式。“
返回「
徐森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