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40.1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杂阿毗昙心论 的原始碼
←
杂阿毗昙心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杂阿毗昙心论1.jpg|缩略图|右|和刻佛经《杂阿毘昙心论》 [http://www.kfzimg.com/sw/kfzimg/943/a77c708e129dd082_s.jpg 原图链接]]] [[File:杂阿毗昙心论2.jpg|缩略图|右|和刻佛经《杂阿毘昙心论》 [http://www.kfzimg.com/sw/kfzimg/945/a77c6d46fc2fa33a_s.jpg 原图链接]]] '''杂阿毗昙心论''',简称《杂心论》,梵名Sam!yukta^bhidharma -hr!daya-s/a^stra 。凡十一卷。法救(梵Dharmatra^ta )造,僧伽跋摩等译。略称杂心论。又称杂阿毗昙毗婆沙、杂阿毗昙婆沙、杂阿毗昙经、杂阿毗达磨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本书乃说一切有部代表圣典之一。为阿毗昙心论之注释书。法胜因慨叹说一切有部之大论(大毗婆沙论,玄奘译,二百卷)浩瀚难解,故摘其要义而成阿毗昙心论二百五十偈。法救则于阿毗昙心论外加序品、择品及三百五十余偈,而成此六百余偈之注释书,用以补正阿毗昙心论。 本论之品次,系依四谛之顺位而立。其汉译本有四:第一译系苻秦建元(365~384 )末年,僧伽提婆于洛阳译出,有十六卷或十三卷;第二译系法显及佛陀跋陀罗合译,有十三卷;第三译为刘宋元嘉三年(426),伊业波罗所出,亦有十三卷;第四译即今本,元嘉十一年或十二年于长干寺译出。其中,前三本均已失传。 此论之注疏本极多,然今皆不存。今人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十章第四节第三项,对此论有详细之论述,对本书之价值亦有清楚之说明。印顺并以为通常学界所用该书之梵名与原书题意不合。依题意,正确梵名应为 Abhidharma-hr!daya-vya^khya^。[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十、开元释教录卷三、卷五、大唐内典录卷三、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三]*<ref>{{ cite web | url=https://foxue.51240.com/zaapitanxinlun__foxued/ | title=杂阿毗昙心论 | author=佛学大词典 | date=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19 三月 2020 }}</ref>
返回「
杂阿毗昙心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