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5.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德明 的原始碼
←
李德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Emperorcn box |图像= [[File:李德明.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6109645054&di=4b11de2a105ce61de0d18778f1e4f91a&imgtype=0&src=http%3A%2F%2Fpic.makepolo.net%2Fnews%2Fallimg%2F20170217%2F1487334920289080.jpg 原图链接][http://news.makepolo.com/7232329.html 来自 马可咨询 的图片]]] |名称=李德明 |姓名=李德明(李德昭) |庙号=太宗 |谥号=光圣皇帝 |陵墓=[[嘉陵 (西夏)|嘉陵]] |政权=夏王 |在世=981年-1032年 |在位=1004年1月26日(北宋[[景德]]元年正月初二)-1032年(北宋[[天圣]]十年十一月) |年号= }} '''李德明'''({{bd|981年||1032年|catIdx=L}}),《[[辽史]]》为避[[辽穆宗]]耶律明之讳多称之为'''李德昭''',小字阿移,夏太祖[[李继迁]]长子,母[[顺成皇后 (西夏太祖)|野利氏]],生于981年,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 北宋景德元年正月初二(1004年1月26日),李继迁去世,李德明即位于柩前,嗣夏王位。他听取了李继迁的遗言,向宋请和,保持和平。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与韬光养晦,同时向[[辽国|辽]]、[[宋朝|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 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甘州(今甘肃[[张掖]]北)、瓜州(今甘肃[[安西]]东)、沙州(今甘肃[[敦煌]]东)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由于「依辽和宋」能麻痺辽、宋,「国家」得以和平,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的发展。 他在[[辽国]]的地位不断升迁,[[北宋]]亦对其不断封号。1020年把政治中心由西平府迁至怀远镇,改名兴州,即日后西夏的国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1028年正式立长子[[李元昊]]为太子。综观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业,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实力,单凭「依辽和宋」已能证明他是一位能干的政治家。但不幸在各项称帝的准备快完成,为西夏建国奠下了坚稳基础的时候,于1032年十一月病死<ref>《宋史·仁宗本纪》以及《续资治通鉴》均记载,李德明去世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十一月。</ref>,终年52岁,[[諡号]]'''光圣皇帝''',庙号'''太宗'''。
返回「
李德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