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27.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志民大学教授 的原始碼
←
李志民大学教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copyedit|time=2019-09-24T08:26:32+00:00}} {{disputed|time=2019-09-24T08:26:32+00:00}} 刘志民,(1955— ),男,江苏苏州市人。 1987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系,同时获硕士学位; 1988-1991年任教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1992-1994年和1996-1997年度分别学习和工作于英国Newcastle 和Northumbria大学,1995-1996年度任教泰国皇家Loei学院。1998年起为硕士生导师;2001-2002年度为德国Karlsruhe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任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2003年进入上海体育学院任教,同年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篮球教学训练工作,运动训练和体育社会学研究。研究方向为训练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小城镇体育发展、社会控制与球场暴力等。所带Newcastle大学女篮获1993年英国大学生锦标赛冠军和联赛亚军、Loei学院男篮获泰国大学生运动会第三名。 折叠主要研究成果 “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对公务员体力活动与认知、健康行为转化的研究”(同获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获苏州大学“大陆产业科研奖”。 折叠主要出版著作 《肝炎病人的锻炼》(主编),《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主编之一)、《公务员体力活动与健康认知、行为》(第三作者)、《苏州市体育现代化》(撰稿人),《运动训练学》、《篮球》(高师通编教材)和《体育与健康》(中小学教材)(参编)等。发表论文有“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对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研究”、“我国小城镇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以及“对英格兰足球流氓暴力行为产生原因的研究”、“球场暴力行为产生原因研究”等30余篇。 1998年两次应邀赴泰国东北地区体育教师训练班讲学,2002年6月应邀赴德国Parderborn大学讲学;论文入选2000年悉尼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科报会;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科报会上宣读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折叠编辑本段大学教授 折叠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过南农大大丰王港海涂开发试验站副站长 兼场长、国家科技部世行办项目官员、南京农业大学外办副主任、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美国亚特兰大办事处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与发展办副主任、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等职务。 折叠研究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折叠学术兼职 中国农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理事。 折叠主要研究项目 1、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研究(GZ2004-1),2004-2005; 2、农业部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21世纪初我国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互动机制研究(01045)2002-2003; 3、江苏省教育改革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05-96),2005-2007; 4、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03DGQLK227),2004-2005; 5、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Z00010),2001-2003; 6、国家外专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加入WTO 后我国农业引智成果推广机制研究(200204),2002-2003; 7、江苏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农村科技中介模式的现实选择研究(BR2002015)2002-2003; 8、科技部“十五”863主题研究项目,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02-2003; 9、江苏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农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与重大项目选择研究(BR2003036)2003-2004; 10、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农科研究生“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19-178-88),2002-2004。 折叠学术成果 (一)著作https://baike.so.com/doc/504718-534396.html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导论主编》,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道路·模式·战略——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研究》,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从服务农业走向服务“三农”——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实务》,合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三农”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合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教育经济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二)代表性论文 1、重点农林院校谨防掉入“规模陷阱”,中国高教研究,2003(8); 2、农科应用型研究生产学研模式构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1); 3、提升培养层次:建设研究型农林大学首要任务,江苏高教,2003(5); 4、大学适度规模取值条件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5、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道路与模式探索,比较教育研究,2005(5); 6、大学高层人才运营的三大缺憾,煤炭高等教育,2004(6); 7、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模式取向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2(11); 8、重点农业大学的学科发展与创新管理,中国农业教育,2002(4); 9、大学短期发展规划论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10、农业高新技术:属性、分类与产业化途径,中国科技论坛,2005(1); 1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3(2); 12、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建议,生产力研究,2004(11); 13、农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探索,生产力研究,2002(5); 14、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农村经济,2006(1); 15、多模块复合型: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科技与经济,2005(2); 16、区域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模式构建探索,科技与经济,2003(6)。 折叠获奖情况 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年);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江苏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5年);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97年);江苏省高教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6年)。 折叠
返回「
李志民大学教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