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18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的原始碼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ig> ''' |- | [[File:图片1三大运动.jpg|缩略图|居中|[http://i.serengeseba.com/uploads/i_2_2647581304x3149853457_26.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影 响: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实践基础 地 点: 法、英、德 发生时间: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的新特点,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ref>[https://www.docin.com/p-1252073755.html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豆丁</ref>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在工场主和包买商残酷剥削下,丝织工人和手工业者生活极为困苦。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价协议。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起义者提出“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经过 3天战斗,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 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这次起义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起义者在旗帜上写着:“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工人组织互助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组织人权社、进步社的成员组成总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 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返回「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