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51.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毽子櫟 的原始碼
←
毽子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毽子櫟'''<br><img src="https://1.bp.blogspot.com/-G5KDL3YN10s/XxDV62Qof4I/AAAAAAAAy_U/Ump22mjh_58-1_2nbhEDjCaBD54f4LV7gCLcBGAsYHQ/w428-h640/%25E6%25AE%25BC%25E6%2596%2597_%25E6%25AF%25BD%25E5%25AD%2590%25E6%25AB%259F%2B%25281%2529.JPG" width="230"></center><small>[https://bruce0342.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7.html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small> |} '''毽子櫟'''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毽子櫟 ‧英文名稱: Shuttle-cock Oak ‧學名: 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 (Blume) Schottky ‧科名: 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 ‧ 別名: 毽子椆、毽子櫟、鍵子櫟,雲山青剛,雲山椆(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原產地: 中國大陸(產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日本(本州、四國及九州等地)及台灣。 ‧分佈: 臺灣生長於北部及中部中海拔 800~2,600 公尺之闊葉樹林中,較常見;大屯山、七星山、大桶山、插天山、巴陵、太平山、五指山、慈恩等地均有採集記錄。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毽子櫟'''<br><img src="https://5.share.photo.xuite.net/anny1958/15d0dcc/10549114/487521874_m.jpg" width="20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anny1958/twblog/128423694 圖片來自Xuite日誌]</small> |} ‧莖: 常綠喬木,高可達 20 餘公尺,徑 40~70 公分,束皮粗糙,綠褐色,枝條呈暗灰褐色,幼時密生淡黃褐色長柔毛,老時則近似無毛。 ‧葉: 單葉、互生,叢生枝端,葉倒卵形,長橢圓形至闊倒披針形,長 6~15 公分,寬 2.5~3.5 公分,先端突銳尖或略呈短尾狀,基部漸狹或略呈楔形,全緣或先端有 3~4 枚銳尖鋸齒,革質,幼時背面有淡黃褐色密毛,成長後逐漸變為無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約 8~13 對,兩面光滑;葉柄短而扁平,長 0.4~1.5 公分。 ‧花: 雄葇荑花序,瘦長,雄花花被 4~7 裂,邊緣略有毛茸,雄蕊 10~20枚;雌花序長約 1.5 公分,花柱 3 裂。花期 4~5 月。 ‧果實: 殼斗杯形,長 1.0~1.4 公分,徑約 1.5 公分,鱗片內外均密生倒伏狀絨毛,有同心環 5~8 環;堅果橢圓形,長 1.8~2.2 公分,徑約 1.5 公分,先端突出,基部圓。果期 10~11 月。<ref>[http://kplant.biodiv.tw/%E6%AF%BD%E5%AD%90%E6%AB%9F/%E6%AF%BD%E5%AD%90%E6%AB%9F.htm 毽子櫟],毽子櫟</ref>
返回「
毽子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