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2.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波羅的海之路 的原始碼
←
波羅的海之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波羅的海之路'''<br><img src="https://pic.pimg.tw/sunyun0821/1507083913-22269410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unyun0821.pixnet.net/blog/post/186231531-%E7%AB%8B%E9%99%B6%E5%AE%9B%28%E4%B8%80%29-%E6%B3%A2%E7%BE%85%E7%9A%84%E6%B5%B7%E4%B9%8B%E8%B7%AF%E3%80%81%E7%B6%AD%E7%88%BE%E7%B4%90%E6%96%AF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Balti kett;'Baltijas ceļš';Baltijos kelias;Балтийский путь),又稱'''自由之鏈'''或'''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链]],穿過[[波罗的海国家|波羅的海三國]]([[爱沙尼亚]]、[[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著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成立50週年。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活動為波羅的海激進主義者提供了將波羅的海獨立問題定位為不止是政治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的機會。蘇聯當局以激烈的口吻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建設性的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其他地區間日益擴大的鴻溝。示威後7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9月6日,[[苏联政府]]正式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独立。 [[东欧剧变]]之後,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ref>[https://news.readmoo.com/2014/08/23/anti-nazi/ 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readmoo</ref> 」。
返回「
波羅的海之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