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7.1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海劍羚飛彈系統 的原始碼
←
海劍羚飛彈系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海劍羚飛彈系統'''<br><img src="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8/11/29/phpBO1NY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28383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small> |} '''海劍羚飛彈'''(Sea Oryx Missile system)是一種以[[紅外線導引|紅外線]]與[[被動雷達導引|被動雷達]]整合導引的輕型、點防禦艦對空飛彈,[[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ref>[http://www.ncsist.org.tw/csistdup/main/Default.aspx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ref> 研發,預定裝備於[[中華民國海軍]][[軍艦]]上,用來攔截巡弋飛行型態的[[反艦飛彈]]與其他具有威脅性的[[飛行器]]。海劍羚系統與[[RIM-116滾體飛彈]]理念雷同,都是扮演船艦最後一層對空防禦火力,特別是對反艦飛彈的硬殺對抗能力,有望在2017年內進行反飛彈的防衛測試,2018年11月29日中科院與海軍在[[立法院]]首度透露,估計將於2020年完成作戰測評(IOT),預計2022年量產出廠服役,將取代服役已久的[[MIM-72/M48欉樹飛彈|海槲樹飛彈]]。 依照規劃,海劍羚系統有兩種構型,獨立運作的構型發射器備有12枚海劍羚防空飛彈,發射器頂上結合射控雷達與光電射控儀;另一種則是與船艦作戰系統結合的構型,取消發射器上的雷達與光電系統(完全由艦上作戰系統提供目標參數與射控指令),飛彈發射器容量則增為24枚。 除了艦載的海劍羚之外,中科院也在規劃陸射版的海劍羚,將飛彈發射系統、雷達以及射控系統都裝載於載重車輛上,成為陸基短程機動防空系統。
返回「
海劍羚飛彈系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