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清朝历史大事记 的原始碼
←
清朝历史大事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ultiple issues| {{copyedit|time=2019-09-26T09:58:21+00:00}} {{expert|time=2019-09-26T09:58:21+00:00}} {{refimprove|time=2019-09-26T09:58:21+00:00}} {{verylong|time=2019-09-26T09:58:21+00:00}} }} 1、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17/10/8510298_607217915.shtml 《清朝大事年表》 来自360doc个人图书馆]</ref><br><br> 2、1563年,[[努尔哈赤]]始习骑射。<br><br> 3、1574年,明朝总兵官李成梁率兵讨伐建州,捣毁王杲寨。[[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被俘,收在[[李成梁]]帐下,充当壮丁。<br><br> 4、1577年,[[努尔哈赤]]离开[[李成梁]]返回建州,与父母分居,得产独薄,并与佟佳氏成婚。 <br><br> 5、1580年,长子褚英出生,母为佟佳氏。<br><br> 6、1583年,明宁远伯[[李成梁]]发兵攻阿台,努尔哈赤父、祖皆死于战乱。[[李成梁]]将塔克世所遗土地人马派给[[努尔哈赤]],并敕书13道,马30匹,又给都督敕书,袭都督指挥衔,每年给银800两,蟒缎15匹。 *5月,[[努尔哈赤]]以父祖所遗13甲起兵,开始统一女真族的战争。<br> *7月,二子[[代善]]生,母为佟佳氏。<br><br> 7、1584年,[[努尔哈赤]]攻占董鄂部。正月,征李岱,克兆佳城。 *6月,率兵攻翁科洛城,被[[鄂尔果尼]]与洛科射中,伤重几死,创愈后,又率兵往攻,俘鄂尔果尼与洛科,授为牛录额真。<br><br> 8、1585年2月,攻界藩,斩其城主纳申、巴穆尼 *4月,攻哲陈部,在浑河畔以少胜多。<br> *9月,率兵攻取苏克素浒河部安土瓜尔佳城。<br><br> 9、1586年5月,[[努尔哈赤]]率兵攻克浑河部播一混寨 *7月,率兵取哲陈部托漠河城。统兵攻克尼堪外兰驻地鹅尔浑城,受伤30余处。尼堪外兰出走并受明军庇护,派斋萨往取;明执尼堪外兰交给斋萨,被斩。<br><br> 10、1587年,[[努尔哈赤]]攻占哲陈部 *正月,于呼兰哈达南岗筑费阿拉城。<br> *6月,建宫室,始建国政,并为自己定称谓“女真国淑勒贝勒”。五子[[莽古尔泰]]生,母为继妃富察氏。 <br><br> 11、1588年4月,[[努尔哈赤]]娶哈达贝勒扈尔干女哈达纳喇氏阿敏格格为妻。苏完部主索尔果归附,以其子费英东为一等大臣,并以褚英之女相嫁;董鄂部主何和里归附,授为一等大臣,并以长女相嫁;又收雅尔古部扈拉瑚子扈尔汉为养子,后授为一等大臣。 *9月,娶[[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妹[[叶赫纳喇氏孟古格格]]为妻,率兵征完颜部王甲城,灭其部。<br><br> 12、1589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攻克兆佳城,斩城主宁古亲 *7月,分其兵为环刀军、铁锤军、串赤军和能射军。<br> *9月,受明封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br><br> 13、1590年4月,[[努尔哈赤]]始到京“进贡”,受明朝宴赏。<br><br> 14、1591年正月,[[努尔哈赤]]遣兵并长白山鸭绿江部。叶赫、哈达、辉发三部遣使建州索地讹诈,[[努尔哈赤]]挥刀断案斥责。<br><br> 15、1592年8月,[[努尔哈赤]]上奏文四道乞升赏冠带、敕书及龙虎将军职衔。 *10月25日,第八子[[皇太极]]生,是为清太宗,母为叶赫纳喇氏孟古格格。当年,日军侵朝鲜,入汉京,抵平壤。明应朝鲜国王请求,发兵朝鲜。[[努尔哈赤]]请求明兵部尚书石星允准师援朝鲜,不答。<br><br> 16、1593年6月,叶赫、哈达、辉发、乌拉四部兵劫建州户布察寨,[[努尔哈赤]]率兵追击。 *9月,大败叶赫等九部联军于古勒山,自此威名大震。<br> *10月,遣兵收取朱舍里部。闰十一月,[[努尔哈赤]]第二次到北京“朝贡”,受到明廷宴赏,命额亦都等率兵攻讷殷部佛多和山寨,围三月而下。<br><br> 17、1594年正月,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明安、喀尔喀部贝勒劳萨遣使建州通好。<br><br> 18、1595年6月,[[努尔哈赤]]率兵攻辉发,克多壁城。 *11月,在费阿拉接见朝鲜通事河世国,并致朝鲜国王书。<br> *12月,朝鲜南部主簿申忠一受命至费阿拉,申氏后著有《建州纪程图记》,即《申忠一书启及图录》。<br> *当年,[[努尔哈赤]]以“保塞有功”受明晋封为散阶正二品龙虎将军。<br><br> 19、1596年7月,[[努尔哈赤]]派人送布占泰回乌拉,并立为[[乌拉贝勒]]。<br><br> 20、1597年正月,[[努尔哈赤]]与叶赫、哈达、辉发、乌拉四部盟誓通好。叶赫部长布扬古准备将妹妹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此即“叶赫老女”。<br><br> 21、1598年正月,[[努尔哈赤]]命其五弟巴雅喇、长子褚英等率兵征安褚拉库路,获人畜万余而回。赐褚英号洪巴图鲁。 *10月,[[努尔哈赤]]第四次到北京“朝贡”,受泰宁侯陈良弼接待。<br> *12月,[[努尔哈赤]]在费阿拉接见乌拉贝勒布占泰,并以弟舒尔哈齐女娥实泰与之为妻。<br><br> 22、1599年正月,东海窝集部虎尔哈路长王格、张格至费阿拉,贡狐皮、貂皮。 *2月,命额尔德尼、噶善创制无圈点文字。<br> *3月,始开金银矿及铁冶。<br> *5月,[[努尔哈赤]]应哈达贝勒孟格布禄之请,派费英东率兵驻防其地,以防叶赫兵。<br> *9月,[[努尔哈赤]]率兵攻哈达,俘孟格布禄,后杀之。<br> *11月,[[努尔哈赤]]在致朝鲜文书中自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br><br> 23、1601年3月,[[努尔哈赤]]以三女莽古济与哈达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为妻。灭哈达。 *11月,[[努尔哈赤]]娶[[乌拉贝勒布占泰]]之侄女乌拉纳喇氏阿巴亥为妻。<br> *12月,[[努尔哈赤]]第五次到北京“朝贡”,受泰宁侯陈良弼宴待。当年,[[努尔哈赤]]令整编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管辖。建黄、白、红、蓝四旗。<br><br> 24、1603年正月,[[努尔哈赤]]再以弟舒尔哈齐女与乌拉贝勒布占泰为妻。将都城由费阿拉迁至赫图阿拉。 *9月,[[努尔哈赤]]妻叶赫纳喇氏孟古格格死,以四婢殉葬,哀泣不已,停灵院内,三载方葬。<br><br> 25、1604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攻叶赫,克张城、阿气兰城而还。<br><br> 26、1605年3月,[[努尔哈赤]]发明人参“煮晒法”。 *7月,第十二子阿济格生,母为乌拉纳喇氏阿巴亥。<br><br> 27、1606年8月,[[努尔哈赤]]受明廷赏赐银两。<br> *12月,[[努尔哈赤]]受蒙古台吉恩格德尔率喀尔喀五部贝勒之使臣尊为“昆都仑汗”。弟舒尔哈齐赴京“朝贡”。<br><br> 28、1607年3月,[[努尔哈赤]]派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统兵搬接东海瓦尔喀归附部众,乌拉来争,遂激战于乌竭岩,败乌拉兵。因赐号褚英阿尔哈图土门,赐代善古英巴图鲁。 *5月,[[努尔哈赤]]派幼弟巴雅喇等统兵征窝集部,取赫席赫、俄漠和苏鲁、佛纳赫拖克索,俘2000人而归。<br> *9月,[[努尔哈赤]]率师攻辉发,灭之。<br><br> 29、1608年3月,[[努尔哈赤]]派兵攻占乌拉宜罕阿麟城。 *6月,[[努尔哈赤]]与明辽东副将、抚顺备御盟誓镌碑,各守边境。<br> *9月,以第四女穆库什给予布占泰为妻。<br> *12月,[[努尔哈赤]]第六次到北京“朝贡”,弟舒尔哈齐赴京“朝贡”,俱受明廷宴赏。当年,以第五女给予额亦都之子达启为妻。 <br><br> 30、1609年2月,[[努尔哈赤]]上书明万历帝,请求朝鲜国王查出归还散入其境的瓦尔喀部民一千户,获准。 *3月,幽禁弟舒尔哈齐。孙、皇太极长子豪格生,母为乌拉纳喇氏。<br> *6月,[[努尔哈赤]]派精骑驻扎抚顺关外。<br> *9月,虎尔哈兵攻宁古塔,被建州兵击败。<br> *12月,派扈尔汉率兵征取滹野路。<br><br> 31、1610年2月,扈尔汉夺取滹野路,俘获2000人而还。 *11月,[[努尔哈赤]]派额亦都等率兵攻打雅揽路,获人畜一万而回。<br><br> 32、1611年2月,[[努尔哈赤]]命对因贫困没有娶妻的千余人,给布匹,资婚娶。 *7月,[[努尔哈赤]]派兵征伐窝集部之乌尔古称、木伦二路。<br> *8月,弟舒尔哈齐死。10月,[[努尔哈赤]]第七次到北京“朝贡”,受明颁给双赏、绢匹、银钞。<br> *12月,[[努尔哈赤]]派何和里等统兵征虎尔哈部,克扎库塔城,并招抚附近地区部民。<br><br> 33、1612年正月,[[努尔哈赤]]娶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博尔济锦氏为妻,后称侧妃。 *9月,[[努尔哈赤]]统兵征乌拉,克其临河六城。皇太极随父出征乌拉国,是领兵大将之一。<br> *10月25日,第十四子[[多尔衮]]生,母为[[乌拉纳喇氏]]。<br><br> 34、1613年正月,[[努尔哈赤]]统军灭乌拉。乌拉贝勒布占泰逃往叶赫。 *2月,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博尔济锦氏生,是为清世祖福临生母。<br> *3月,[[努尔哈赤]]下令幽禁长子褚英。 *9月,率师征叶赫,克兀苏等19城寨。叶赫奏报于明,明派兵助叶赫守城,并遣官责备。努尔哈赤遂修书申辩,并派第十一子巴布海入质于明,明不纳而返。<br><br> 35、1614年2月,第十五子多铎生,母为乌拉纳喇氏阿巴亥。 *4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迎接萧备御,以婉言劝退。<br> *6月,第八子[[皇太极]]娶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博尔济锦氏为妻,后清尊为孝端文皇后。<br> *11月,[[努尔哈赤]]派兵袭击锡林、雅揽二路。<br><br> 36、1615年3月,[[努尔哈赤]]第八次往北京“朝贡”。后遂绝。 *4月,[[努尔哈赤]]命在赫图阿拉始建喇嘛庙、玉皇庙等七大庙。<br> *6月,叶赫又将[[努尔哈赤]]已聘贝勒布扬古之妹改嫁蒙古。<br> *8月,[[努尔哈赤]]将长子褚英处死。当年确定八旗制度。再命按牛录屯田。设置理政听讼大臣五人,扎尔固齐十人。<br><br> 37、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称汗,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定都于赫图阿拉。<br><br> 38、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伐明,袭取抚顺,在明边墙附近大败明兵。<br><br> 39、1619年,[[皇太极]]参加萨尔浒之战,随父攻取开原、铁岭,败蒙古喀尔喀兵。征灭叶赫。<br><br> 40、1621年,后金占领辽阳。<br><br> 41、1622年,[[努尔哈赤]]进军广宁,[[皇太极]]受命克义州。<br><br> 42、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 <br><br> 43、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统兵攻宁远城,负重伤败归。征五卫王,[[皇太极]]等为前锋,将巴林卫叶赫巴图鲁之子囊奴克射死于马下,与兄代善领精兵一万往石拉木鲁收取当地部众。 *8月,[[努尔哈赤]]逝世。<br> *9月1日,[[皇太极]]受拥戴即汗位,改元天聪。<br><br> 44、1629年,[[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绕道内蒙古,第一次进关突袭北京,巧设反间计,明将[[袁崇焕]]被逮下狱,冤死。 *12月末,东归,连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留兵据守。始设文馆。振兴文教,考生员。<br><br> 45、1631年,[[皇太极]]仿明制,设六部。率大军围大凌河城,迫使明将祖大寿献城投降。莽古尔泰以“御前露刃罪”被革除大贝勒爵位。黑龙江虎尔哈诸酋长来朝。更定离主条例。禁止同族婚娶。始铸红衣大炮。<br><br> 46、1634年,[[皇太极]]率大军入关,蹂躏宣府、大同一带,收察哈尔余众。<br><br> 47、1635年,[[皇太极]]称帝,废除女真族名,正式定族名为“满洲”。<br><br> 48、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元崇德。<br><br> 49、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开始。<br><br> 50、1641年,清军在锦州四面掘壕围困。[[皇太极]]率大军在松山决战,破明兵十三万,生擒总督洪承畴,塔山、杏山相继而下,锦州不战而克。<br><br> 51、1642年,[[皇太极]]命阿巴泰率军进关,深入山东,共获人口三十六万九千,牲畜三十二万余头。将汉军四旗分为八旗。西藏达赖遣使来沈阳,皇太极隆礼款待。<br><br> 52、1643年,[[皇太极]]欢送遣官随同西藏来使赴藏。定诸王贝勒贝子公第宅制。蒙古土默特部来朝,外藩王公赴沈阳朝贺入关大捷。 *8月9日夜,[[皇太极]]端坐寝宫南炕,患中风突然病逝。礼亲王代善及诸王贝勒奉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政。第二天,改元顺治。<br> *9月,葬[[皇太极]]于盛京昭陵,庙号太宗。<br><br> 53、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景山自杀殉国。明朝覆灭。同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明宗室福王、鲁王、唐王、桂王先后建立南明政权(1644—1661年)抗清。<br><br> 54、1653年,皇三子[[玄烨]]出生于景仁宫,母亲为佟佳氏。<br><br> 55、1661年,郑成功据台湾反清。同年,永历帝(桂王)被俘,南明政权告终。顺治皇帝驾崩,玄烨即皇帝位,改元康熙。<br><br> 56、1662年,永历帝于昆明遇害。<br><br> 57、1667年,康熙帝亲政。大婚。皇后赫舍里氏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br><br> 58、1669年,康熙帝用计智擒鳌拜,独掌大权。<br><br> 59、1673年,康熙帝下令削藩,三藩之乱爆发,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皆响应。噶尔丹称汗,并准噶尔四部。<br><br> 60、1675年,陕西提督王辅臣投降[[吴三桂]]。<br><br> 61、1678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周,8月病死。其孙吴世番继立。<br><br> 62、1679年,开博学鸿词科。<br><br> 63、1681年,吴世番兵败被杀,三藩之乱平。<br><br> 64、1683年,清军攻台湾,郑氏投降,中华全境统一。俄自雅克萨攻瑷珲。<br><br> 65、1684年,[[康熙帝]]南巡,到达苏州。沿途视察黄河堤工。<br><br> 66、1685年至1686年,清军与俄军两度雅克萨之战,清军大捷。<br><br> 68、1690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获得胜利。<br><br> 69、1691年,康熙帝巡边外,多伦会盟,外蒙古纳入版图。<br><br> 70、1696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败之于昭莫多。<br><br> 71、1697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尔丹兵败自杀,漠北平。<br><br> 72、1703年,黄、淮河堤告成。<br><br> 73、1705年,和硕特部拉藏汗杀西藏第巴桑结。<br><br> 74、乾隆帝出生于雍正邸,母钮祜禄氏,取名弘历。<br><br> 75、1712年,清政府宣布此年(康熙50年)以后,“盛世滋丁,永不加赋”。<br><br> 76、1717年,康熙帝下令严禁传播天主教。<br><br> 77、1721年,清军进驻拉萨。册封六世达赖。<br><br> 78、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即位。<br><br> 79、1723年,清政府宣布开豁乐户贱籍的,大批明朝永乐时代遭到迫害的建文忠臣女性后代得以从良。雍正帝秘密建储,弘历被内定为嗣君。<br><br> 80、1727年7月,弘历成婚,正妻富察氏,察哈尔总督李荣保之女。<br><br> 81、1728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中国再次丧失大片领土。<br><br> 82、1733年2月,[[弘历]]被封宝亲王。<br><br> 83、1735年,雍正帝死,高宗[[弘历]]即位,年号乾隆。修成《明史》。<br><br> 84、1740年,颁布《大清律例》。<br><br> 85、1747年,乾隆帝开始征伐藏边回疆等地,自诩“十全武功”。征伐直到1792年结束。<br><br> 86、1749年,平定第一次大小金川之乱,首领莎罗奔降。<br><br> 87、1751年,乾隆帝第一次南巡。<br><br> 88、1757年,根除准噶尔叛乱势力,实行广州一口通商。<br><br> 89、1759年,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br><br> 90、1760年,乾隆帝拟“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br><br> 91、1769年,中缅之战。<br><br> 92、1771年,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br><br> 93、1774年,山东白莲教起义。<br><br> 94、1775年,平定第二次大小金川之乱。<br><br> 95、1776年,清朝人口达31150万。同年,乾隆帝开始宠信和珅,使清朝步入中衰。<br><br> 96、1781年,甘肃回人起义。学者[[朱筠]]死。<br><br> 97、1782年,《四库全书》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br><br> 98、1786年,台湾林爽文起义。<br><br> 99、1787年,出兵安南<br><br> 100、1792年,远征廓尔喀侵略西藏,避暑山庄建成。<br><br> 101、1793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建立金奔巴制度;英使马嘎尔尼来华,要求扩大贸易,遭到拒绝。<br><br> 102、1795年,湘、黔、川苗民大起义爆发。<br><br> 103、1796年,川、陕、鄂白莲教大起义爆发,至1805年平定。<br><br> 104、1799年,乾隆帝死,嘉庆帝亲政。<br><br> 105、1813年,英使马嘎尔尼第二次来华亦无功。<br><br> 106、1820年,清朝人口达38310万。<br><br> 107、1839年,[[林则徐]]于虎门销毁鸦片。<br><br> 108、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0—1842年)。<br><br> 109、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英占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br><br> 110、1843年,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同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br><br> 111、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订立。<br><br> 112、1851年,清咸丰元年,清朝人口达43610万。同年,拜上帝会在广西金田村起事,建号太平天国。<br><br> 113、1853年,太平军攻入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并颁《天朝田亩制度》。<br><br> 114、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爆发。英法联军侵华。同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渐趋败亡。<br><br> 115、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清廷与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又与俄签订《瑷珲条约》。<br><br> 116、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入侵中国。<br><br> 117、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攻陷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br><br> 118、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驾崩。<br> *11月1日,辛酉政变,慈禧太后登上政治舞台。同年,洋务运动(1861—1894年)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实业,编练陆海军设西式学堂。<br><br> 119、1864年,[[洪秀全]]病死,清军攻入南京,太平天国败亡。同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br><br> 120、1871年,光绪帝载湉出生于北京醇王府。<br><br> 121、1875年,同治皇帝载淳病死。慈禧太后召集群臣会议,决定以醇亲王奕儇之子载湉即帝位,改明年为光绪元年。李鸿章与英使威妥玛签订《烟台条约》。中俄签订《伊犁条约》。翁同龢入军机处。<br><br> 122、1883年,[[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法越简明条约》。清政府对法宣战,中法战争正式爆发。<br><br> 123、1885年,法军攻陷谅山。法军侵占中国镇南关。李鸿章与法使巴德诺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br><br> 124、1886年,在[[慈禧太后]]授意下公布《训政细则》,把光绪帝公开置于傀儡地位。<br><br> 125、1887年,在清宫举行名为光绪帝亲政实为慈禧太后训政的仪式。<br><br> 126、1888年,清廷建立北洋水师,加强军备,巩固海疆。<br><br> 127、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爆发。同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br><br> 128、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同年,洋务运动宣告终结。<br><br> 129、1896年,签订《中俄密约》。订立中东铁路合同。德国舰队强占胶州湾。俄国舰队强占旅顺和大连湾。<br><br> 130、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胶澳租界条约》。中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中英签订沪宁铁路合同。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约》。中英签订《威海卫租界条约》。光绪帝拟就给康有为和杨锐的密诏。[[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br><br> 131、1899年,义和团兴起,在山东各地杀教士、教民。同年,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成立保皇会。<br><br> 132、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宣布对英美等八国同时宣战。 *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离京出逃。同年,兴中会惠州起义失败。<br><br> 133、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清廷下令筹划新政。<br><br> 134、1902年,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br><br> 135、1905年,清政府罢科举,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同年,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br><br> 136、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br><br> 137、1907年至1908年,同盟会发动六次起事均失败。<br><br> 138、1908年,光绪帝、[[慈禧太后]]先后驾崩;宣统帝即位。<br><br> 139、1911年,4月黄花岗起事未成;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引起保路风潮; *10月武昌起义,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史称辛亥革命。<br><br> 140、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 *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统治被推翻。
返回「
清朝历史大事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