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168.2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瓦氏夫人 的原始碼
←
瓦氏夫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cleanup|time=2019-03-23T17:17:58+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3-23T17:17:58+00:00}} [[File:瓦氏夫人001.jpg|300px|缩略图|右|瓦氏夫人<br>[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8/04/08/854568.html 原图链接] ]] '''瓦氏夫人''',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直隶州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帼英雄。 她在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危急关头,不顾58岁的高龄,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纵马冲锋陷阵,连歼敌兵,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中,壮族人瓦氏夫人堪称“巾帼英雄第一人”。 她的抗倭爱国精神,永远值得中国人民缅怀和纪念。有瓦氏夫人墓、纪念馆、练兵台、庙宇等可供参观游览与凭吊。另有,相关戏曲电视剧理论研究与纪念诗文可供观看吟咏与缅怀。 人物经历编辑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县旧州村)土官岑璋之 瓦氏夫人驰骋沙场纵马杀倭的英姿画像 瓦氏夫人驰骋沙场纵马杀倭的英姿画像 女。她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生性助人为乐。长大成人以后,按照壮族土司时代官族与官族通婚以及壮族婚姻不避同姓的习俗,嫁给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明嘉靖六年(1527年),田州土官岑猛被指控叛乱,遭朝廷讨伐,与其子岑邦彦战败而亡。岑猛与其子死后由孙子岑芝承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纪尚幼,瓦氏夫人主政代理知州事。瓦氏夫人在职期间,克己砺志,善理州政,安定了社会秩序;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义学,兴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岑芝被朝廷征调到海南岛镇压黎族起义,战死于海南。于是,瓦氏夫人又负担起抚育岑芝之子岑大寿、岑大禄的责任,继续掌管州内一切政务,政绩依旧斐然。 嘉靖时期曾任田州州事。在职时善理州政,建义学、兴教育,召集流民,稳定秩序。田州土官岑大禄年幼,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训练壮族子弟7500人出战,她的几个儿子和孙子都在抗倭战争中牺牲。瓦氏率狼兵在金山卫大战倭寇,毙敌4000余人,因功被嘉靖帝封为二品夫人。 主战的总督张经被严嵩陷害入狱,瓦氏悲愤,告老还乡。不久病逝,享年59岁。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时代著名的抗倭英雄。广西百色市田州镇(现田阳)隆平村那豆屯东北约500米有一 壮剧《瓦氏夫人》剧照 壮剧《瓦氏夫人》剧照 块田地叫“地太”,壮语是太婆之地的意思。根据《镇安府志》记载,以“地太”为中心方圆一千亩的范围内,埋葬着包括瓦氏夫人及田州土司16世祖岑太禄、22世祖岑澜在内的7座土官墓。可惜近代已经全部遭到彻底破坏,大部分地面文物已经不见踪影。 1989年,附近的农民在隆平村平街屯鱼塘边找到了一块盖水沟的墓碑,墓碑的碑文是:“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瓦氏太君之墓”,使人们又重新记忆起了这位明代的壮族女英雄。现在,在墓地的旧址修复了瓦氏夫人的陵墓,成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每年不少群众,都自觉的去那里吊念这位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编辑 治理州务 普遍认为,瓦氏一生的功绩主要有两点:第一,受命于田州危难之际,重振田州;第二为统兵抗倭。1527年(明嘉靖六年),田州土官岑猛被诬叛乱,遭朝廷讨伐,为总督两广都御史姚镆打败,其子岑邦彦英勇战死,岑猛率余部败退归顺州,试图东山再起,不料后被敌人诱杀。岑猛与其子死后由孙子岑芝承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纪尚幼,瓦氏夫人代理主政知州政务。瓦氏夫人是在田州由土府降为土州,政局混乱之时登上田州政治舞台的。通过政治联姻关系和凭借自身的智慧才干,瓦氏在艰险的家族争夺权力斗争中化险为夷并脱颖而出。她挫败了欲置之于死地的岑邦相的阴谋,稳定了田州的政局,并以庶母身份将岑邦彦遗子岑芝抚育成人,继承了土官之位。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岑芝死于朝廷调征海南的战事,在岑芝身后,长子岑大寿年仅4岁,次子岑大禄还在襁褓之中,瓦氏不得已又担负起抚育重孙的重任。在先后抚育两代遗孤期间,她成为田州实际上的女主政人。在职期间,瓦氏夫人克己砺志,倾心治理州政,“凡州之利害,躬为规划,内外凛然”,安定了社会秩序,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义学,兴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用兵部署 瓦氏夫人用兵有方,所率部队组织建制严密,标志明显,奖惩分明,部队内部团结一致,秋毫无犯。因此,俍兵在战场上士气高昂,勇猛无比。当年瓦氏夫人练兵时为了培养俍兵的集体观念,命人根据壮族的木履式样制成长木鞋,3人或6人一组共穿一双长木鞋练习赛跑。俍兵练习时必须团结一心,默契配合,若有一人分心,精神不集中,便会影响全体。正是这种饶有趣味的练兵方法,使俍兵团结一致,无畏勇敢,战败了倭寇。后来壮族群众效仿瓦氏夫人“同步”练兵法,在田头地脚、屋前屋后开展板鞋竞速活动以自娱。今天该项运动已经成为壮族体育比赛的项目之一。仿古的“板鞋竞速”的板鞋是用长2——5米比足稍宽的木板一双,按等距离钉制三双脚带。比赛时三人一组,脚穿板鞋,双手扶前者的肩上,听裁判发令出发并开始记时,比赛者按比赛竞速时间排列名次,奖励优胜。在每年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活动中,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一项体育运动。 瓦氏治军 瓦氏夫人治军有方,所率部队组织建制完善,军纪严明,标志明显,奖惩分明,部队内部十分团结,所至 瓦氏夫人练兵台 瓦氏夫人练兵台 之处,秋毫无犯,深得当地群众爱戴,无不“箪食壶浆”,以迎义师。《倭变事略》、《松江纪略》、《张氏卮言》有如下记载:“以妇将兵,颇有纪律,秋毫无犯。”“瓦氏虽妇人,军法甚整,下无侵。”“骁勇善战,军令严明。”她经常教育所部:一不许骚扰百姓,欺压人民;二不许奸淫掳掠;三不许马踏禾田;四不许违犯军令。当她率部在泊胥关驻扎时,常到民间察访,听取民间意见,如发现部属有强取居民酒肉者,即予严厉处分。 瓦氏夫人十分体恤士兵,在自带军粮军饷菲薄的艰难环境中,常组织士兵在作战和行军间隙上山狩猎,改善大家的生活。至今还有两首民歌流传在壮族民间,反映着瓦氏对士卒的关爱。 女声唱:“阿妹送郎去远征,千叮万嘱要记清。晚上莫忘把被盖,日里莫忘扎头巾。” 男声唱:“阿哥出门去远征,阿妹在家要放心。瓦氏叫人把被盖,日里又叫扎头巾。” 因此,瓦氏夫人统领的俍兵在战场上士气高昂,勇猛无比,拚死杀敌。俍兵以此法练习赛跑时必须团结一心,默契配合,若有一人分心,精神不集中,便会影响全体。正是这种饶有趣味独具一格的练兵方法,使得俍兵在战场上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英勇无畏,似同天神兵降。打得倭寇鬼哭狼嚎,闻风而逃。后来壮族地区的民众效仿瓦氏夫人“同步”练兵法。仿古的“板鞋竞速”的板鞋是用长2至5米比足稍宽的木板一双。 瓦氏阵法 壮族古代兵法,以“岑家兵法”最为系统和完整。它的精粹在明人邝露《赤雅》卷上《岑家兵略》中有 壮剧《瓦氏夫人》剧照 壮剧《瓦氏夫人》剧照 载:“岑氏兵法,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命。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所获首级,七人共之。割首之人,虽有 护主击刺者之责,但能奋杀向前,不必武艺绝伦也。”(《峤南锁记》和《赤雅》“云单君兵法”所记皆同)可见“岑家兵法”较之宋代“侬智高兵法”中的“三人组”,又有所推陈出新,达到了新的高度。瓦氏夫人统领俍兵抗倭时,排兵布阵精湛绝伦,扬名于世,影响较大。当时的浙江巡御史胡宗宪亲眼所见俍兵作战,并在其著《筹海图编》中盛赞他们“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可死而不可败”。由此可见俍兵统帅瓦氏夫人善用“岑家兵法”以一当十之一斑。《赤雅》“野战条”还记载了壮民善以两人为一组的野战法,即“临敌比偶而前,执枪者乍前乍却以卫驽。执驽者口衔刀而手援矢,矢尽,投驽夹刀。” 瓦氏夫人克敌至胜的法宝——“瓦氏阵法”,后来被收入明代抗倭兵书《江南经略》,影响并演变成了后来戚继光的“鸳鸯阵”。“瓦氏阵法”精髓由戚继光“鸳鸯阵”吸收后被其著于兵法名篇《纪效新书》之中。其战例及兵法,20世纪八十年代被台湾三军大学收入《中国古代战史》。 [[File:瓦氏夫人.jpg|缩略图|瓦氏夫人]]https://gss3.bdstatic.com/-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72%2C5%2C5%2C72%2C24/sign=f4ca51e4b48f8c54f7decd7d5b404690/0b55b319ebc4b7451832201ccffc1e178a821511.jpg
返回「
瓦氏夫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