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197.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美中貿易戰 的原始碼
←
美中貿易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美中貿易戰'''指的是美國跟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雙方以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來影響並達成兩國之間的貿易公平,不僅僅提高關稅是主戰場,背後卻還牽動了人才戰、科技戰等各種能影響雙方的政策實施。 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起源於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以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祕密為理由,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指示了對中國進口總價值高達6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中國隨後也反制向美國各種進口商品加重關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大豆。 2015年,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出市,其主要目的要在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競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業、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意圖將中國從“制造大國”改變為“制造強國”。“中國制造2025”令其它工業國家不滿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對目標產業提供政府補貼,並且以不正當的手段強迫外國企業轉移技術或竊取他們的關鍵技術,造成不公平競爭問題。 白宮2018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中國企業仿冒商品、盜版軟件和盜竊商業機密,每年造成美國經濟2,500億美元到6,000億美元的損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估計,美國每年的研發費用平均為4,450億美元。
返回「
美中貿易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