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80.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旧址(1912) 的原始碼
←
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旧址(1912)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16%2F3f4acde4j00ria0ix001wd200f100khg00cj00h2.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CEHTKL0543B6OX.html 青岛沂水路1号 来自网易]</small> |} '''位于沂水路、江苏路、原路交界的原美国驻青总领事馆旧址。'''<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CEHTKL0543B6OX.html 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旧址(1912)来自网易网]</ref> '''沂水路始建于德占初期,是青岛最早规划的街道之一,是岛城老建筑保护最好,最具欧陆风情的一条老街。'''整条街全长虽然只有短短的300多米,但它在城市岁月中的投影却是凝重而深远。老街西起胶澳总督府广场,东连江苏路,德国侵占青岛后,以德国海军少将迪特里希命名,称为迪特里希街,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改为赤羽町,1922年12月10日,青岛主权回归中国。其后,胶澳商埠警察厅废止了日占时期的路名,将全市的道路重新作了命名,这条街道更名为沂水路至今。 这条颇具欧韵风情的老街,因建筑多为德占时期所建,是岛城非常有历史感和特色的一条街道。如上图所示,老街的北侧,除沂水路1号的领事馆旧址外,3号的德国盖尔普克亲王别墅旧址、5号的斯提克夫斯旧宅、7号的迪德瑞希旧宅、9号的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旧址、11号的胶澳总督府旧址等依次向西展开。因诸多行政机关和贵族住宅在此聚集,早期的沂水路也被称为“贵族街”。而整条街的开端之处,沂水路1号是曾经的美国领事馆,而它的末尾处沂水路14号,恰又是英国领事馆所在地,所以也可以说是旧青岛的“使馆街”。 今天,让我们随着历史的影像,走进颇具神秘感的沂水路1号,曾经的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旧址。 116年前的今天,即1906年9月16日起,美国在青岛开始设立领事馆。领事馆原设址于汉堡街,即现在的河南路8号。据'''《青岛市志》'''资料介绍,1914年11月,日、英联军与侵占青岛的德军交战,美国驻青岛领事馆奉本国政府指示撤离青岛。1919年,美国驻济南领事馆领事高思曾建议, 将青岛领事馆合并于济南,但不久又复原。1934年,开始租用沂水路1号作为办公场所,这里成为美国驻青岛领事馆新的所在地。 1941年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5年,美国驻青岛领事馆被日本当局封闭,美国在青岛及全山东的权益,由瑞士驻上海总领事派艾格尔为驻青代表。1945年12月1日,领事馆重新开馆。1946年9月1日,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16%2F4b9e96a5j00ria0iu0049d200kd00eyg00fp00bi.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CEHTKL0543B6OX.html 青岛沂水路1号 来自网易]</small> |} 1949年1月9日,美国领事馆迁入兰山路2号,在这之前,美国驻青的领事机构一直设立在这幢建筑内。沂水路1号,有十一年的时间被作为美国领事馆使用。 迁入兰山路2号的美国驻青总领事馆,维持至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据当时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参谋长的贾若愚将军回忆,解放后,美领事馆曾迟迟拖延不走、还驻有一个班的海军陆战队,他们以“外交代表”身份要求同军管会“洽谈业务”,被军管会拒绝,并被通知:凡需要与军管会洽谈或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可直接找军管会的外国侨民事务处联系。拒绝其以领事馆名义进行交涉活动,还采取了断然措施,迫使美国关闭青岛的“领事馆”,并收回了美 军在广西路1号、东海饭店、沧口机场、团岛海上机场、大港军用码头和美军军官在八大关的别墅等营房、住房和军事设施。 1949年10月15日,美国驻青岛原领事郝思恩以该馆之名义向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外侨事务处递交备忘录,称“于是日,事务终了后,即将兰山路2号办公处所正式结束,并俟有运输工具时,即拟偕同美籍人员离青前往香港。”又称:“遵敝国政府命令,将敝国政府所有在本市之动产和不动产,交由沂水路19号前英国总领事艾克福先生代为保管,并由艾克福先生自即日起代为保护敝国政府及侨民在本省之各项权益。”外侨事务处当即将原件退回,指出人民政府一向保护一切守法的外侨及其财产,勿应由第三者代为保管或保护。是日,该馆受美国政府之命关闭。1950年1月23日,领事馆人员撤离青岛。 建于1912年的美国领事馆旧址是沂水路东侧最后建成的一栋德式洋房,建筑师为德国设计师史密特,建筑面积1108.57平方米。据李明老师介绍,建筑正立面凸起,上部起山墙,下部为主入口。住宅建在一片面东的丘陵的中间,一层入口高出迪特里希街路面数米,中间筑有坚实的护坡,并巧妙的掩藏了建筑物的地下室。楼内设卧室、阳台、餐厅、化妆间、储藏室、浴室、锅炉房、车库等,室内设壁炉、暖气、雕花墙板和人字形地板。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16%2F92437233j00ria0it005fd200kq00vtg00fc00nj.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CEHTKL0543B6OX.html 青岛沂水路1号 来自网易]</small> |} 和早期的德式建筑相比,这幢建筑平面清晰,立面装饰趋向简洁,保留了高大的山墙、老虎窗,开放式的明廊,是沂水路上早期德式建筑中没有塔楼的两个建筑之一(另一个是沂水路14号英国领事馆)。 沂水路1号的美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解放后曾作为某银行幼儿园长期使用,旧址的正门近些年常年关闭。 沂水路1号的美国驻青领事馆旧址老建筑,与江苏路上的基督教堂隔街相望。亦如李明老师所介绍:2005年在阁楼上考察时发现,通过那里的窗户向对面的教堂观看,可以获得非常奇特的体验。在那里,两个建筑的距离被明显缩小了,观看者仿佛在刹那间成为了耶稣基督唯一的世俗伙伴。 大门内树荫遮挡,沿阶而上就是这栋建筑。 询问路人,现在也不知里面何人居住,不过都是从庭院的后门进入,也有说现在是某单位的招待所,还是属于某银行所有,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引用读者“知山乐水”留言: 这栋平面清晰,立面装饰简洁,开放式的明廊的德式建筑,在七十年代修缮时已改为全封闭的玻璃窗,即现在的样子。那时作为银行幼儿园的房子需要修缮,由房管局市房屋修缮服务队负责施工。因托儿所需正常运转,所以施工一层一间地逐个进行。地下室是锅炉房和厨房,已有60多年的锅炉取暖系统运转良好,只需简单的油漆即可,一楼是托儿所的教室和活动室,西南向的阳光房全是落地玻璃窗,二楼是托儿所的长托孩子寢室,那时长托的孩子周一入托周六下午接。三楼是阁楼,阁楼很高南向二个小窗,玻璃上贴着米字型的防空纸条,备战备荒要准备打仗的年代痕迹可见一斑。这一回忆也近50年了,当年托儿所的孩子也已进入不惑之年。这座百年老建筑现在不知作何用途?但愿能发挥余热,为青岛市的发展增光添彩! 马路旁高大的法国梧桐下,院墙外浓密的树荫下,如果没有看到挂在平原路转角的那块“历史优秀建筑”挂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条短短的老街上,每一座老建筑的背后都有着许多浓重的历史。
返回「
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旧址(1912)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