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9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葉珈伶 的原始碼
←
葉珈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orphan|time=2019-09-05T23:30:25+00:00}} [[File:葉珈伶 CHARINYEH .jpg|thumb|300px|有框|左|葉珈伶 CHARINYEH 將「稻」的概念融入作品中,利用現代的解構手法,打造出質樸與前衛並存的春夏新裝。[https://style.udn.com/style/story/8066/978730 圖CHARINYEH提供]]] '''葉珈伶''',1951年。出生於[[台灣]][[彰化]][[溪洲鄉]],於1985年創立[[CHARINYEH]]服裝品牌。不曾受過正規服裝設計教育,對讀書的記憶也停留在小學而已,但是在台灣時尚圈,葉珈伶卻享有「教母級」的地位。一路走來,她沒有教科書相伴,生活體驗、雙手磨練、社會歷練,才是她奠定今日地位的3大良伴。也被媒體喻為「台版Vivienne Westwood」。 葉珈伶生於民國40年代,一個重男輕女的農家,「家裡再窮都要借錢給哥哥、弟弟上學,可是我的學費永遠是最後一個交。」讀完國小就沒機會再升學,葉珈伶受正式教育的時間不長,年少時期大多數時光都是在農田裡度過,「家裡所有小孩,不分男女,稍微懂事就要幫忙種田,我記得每年的6月天,大白天我們彎腰插秧,酷熱的太陽就在背後曬,真的很辛苦。」 這段農家歲月苦歸苦,葉珈伶回想起來,卻是滿滿的幸福:「在天然無污染的環境長大,摸蛤仔、釣青蛙,欣賞雨後彩虹⋯⋯,這是都市小孩不會有的生活體驗。」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農家生活的寧靜與質樸,一幅幅未加工過的美麗畫面,悄悄地在葉珈伶腦海中構築一座「美」的知識庫,雖然不曾受過正規的藝術教育,但她說:「我的美感、時尚敏銳度,可以說幾乎是大自然教育我的。」 田園生活雖然寫意,但農人得看天吃飯,種稻的報酬又微薄,想改善家中經濟,學習一技之長才是根本之計。19歲時,她不再下田,到服飾訂製店學習裁縫技藝,「從打版、剪裁、縫製出成品一貫作業,統統得自己裁、自己動手做。」葉珈伶說,在一般服裝設計科系的教育下,學生理論概念強,實作能力卻仍有待琢磨,但服飾訂製店和學院教育截然不同,沒有教科書,一切都得從「做中學」,學得更加紮實透徹。 兩年後,學徒磨出師的葉珈伶進入台中「[[登麗美時裝]]」擔任設計師,當時服裝訂製的風氣很盛,尤其國人一向有「穿新衣過好年」的習俗,時裝店的訂單每逢農曆年前必定暴增,葉珈伶回憶:「過年前天天熬夜趕工,等到放年假搭車返鄉時,往往太過疲憊導致嚴重暈車,吐得稀里嘩啦,很慘!」不過,也正是這3年的「操」練,讓她快速累積大量的實戰經驗。 1975年,葉珈伶在家鄉彰化[[溪州]]開了訂製店,但此時成衣崛起,訂製服逐步沒落,她只好北上求發展,在台北一家服裝公司當設計師將近10年。 促使葉珈伶重新創業的動力,來自陌生人的鼓勵,她說:「我常穿自己設計的衣服外出,路人見到就問『好漂亮!在哪買?』他們真實直接的稱讚,給我很大的鼓勵。」 1985年,葉珈伶靠著「跟會」湊足有限的創業基金,成立了個人品牌CHARINYEH誕生,創立於台北,同年舉辦首場設計服裝秀。公司創立初期僅有3、4位員工,人力吃緊,葉珈伶凡事都得自己來,常因忙於工作,在公司打地鋪過夜,所幸公司在第一季就嚐到豐收果實,推出的服飾大受歡迎,衣服賣到一件都不剩。 不過,創業不是光靠才華就能成功,創立前幾年,公司的生意不穩定,葉珈伶就曾經歷過一段「沒錢可領」的時期,但她認為:「老闆不領薪水沒關係,員工的薪水絕對不能欠。」公司有不少10年以上的資深員工,都把這裡當成一輩子的志業,理由很簡單,葉珈伶的真誠與負責,讓員工願意死心塌地跟著她。 鄉下長大的葉珈伶自認不懂經營,只知道做生意要靠誠信,「該給人家(指上下游廠商)的,我一毛都不會少,但我自己不太會計較,偶爾吃點虧也沒關係。」「律己甚嚴、待人甚寬」的原則,反而為葉珈伶在業界贏得好人緣,也樹立良好信用,她說:「我常常不用先匯錢,要的貨很快就進來,因為廠商很信任我。」<ref>[http://richsquare.pixnet.net/blog/post/30273129-%E6%99%82%E5%B0%9A%E6%95%99%E6%AF%8D%E8%91%89%E7%8F%88%E4%BC%B6 葉珈伶國際開發設計總監 葉珈伶 沒讀過服裝設計課本 從學徒做到台灣時尚教母]</ref>
返回「
葉珈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