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79.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象山县下沈教会 的原始碼
←
象山县下沈教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00609/5e57b5d2deda4a79a6a1cfe4e0b63a87.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00574987_20348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象山县下沈教会'''位于下沈村,下沈原为一乡,地处西周西侧,与[[宁海县]]民主乡接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已有信徒。1930年,由英国传教士顾道义(女)(Miss Doriscoombs)出银购买下沈直街民宅二间半作礼拜堂,委托宁海民主乡潘金智弟兄负责安排讲员。当时去讲道的有丹城程宗洛牧师和徐志为、西周的周东甲以及莲花的周先航、尹炳林和潘金智等。土改时,教会聚会停止,潘金智弟兄回老家,信徒聚会转入家庭。礼拜堂的房子被民兵占用。公社化后,为生产队会计室,后年久失守,破旧不堪。1972年,下沈公社人民政府为筹建办公楼筹集资金,以200元出售给近邻周某拆建楼房。文革结束后,县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和落实教产,但下沈乡政府一直没有落实教产。 文革期间,下沈教会的家庭聚会一直没有停止,1980年后,象山基督教组建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简称“三自会”),但部分信徒存有疑虑,不愿参加。柴溪村刘昌贵弟兄愿意参加三自,组织信徒先后在张美凤、俞朝根家聚会。1992年5月,教会在直街附近老桥头沙栋下购民房3间,装修后作聚会场所,定名为下沈福音堂。6月10日,下沈教会举行感恩庆典聚会。因福音堂地处闹市,聚会影响少数居民休息,遭到周边村民的反对,决定迁址。1998年,[[象山县]]供销社实行转制,教会赖淡浓、沈秀珍等负责同工,以11.8万元购买了下沈供销社坐北朝南,一排人字梁木结构仓房9间,建筑面积283平方米,占地513平方米。5间改建为教堂,4间为附属房。 蒙神恩典,经过弟兄姐妹共同努力,信徒渐渐增多,仓库改造的教堂老旧破漏,成为危房,堂委商议决定拆建。2006年10月,[[教会]]拆建得到有关部门的同意支持,由赖淡浓、沈素娥等同工负责,在原址上拆建建造,2007年3月竣工。教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508平方,建筑面积1500平方。大堂三层,底层膳厅,二层聚会,三层宿舍,门楼五层,投资93.5万元。12月7日,修竣后举行感恩庆典聚会。 自1982年后,任教会负责人的有刘昌贵、赖非比、沈秀珍、沈素娥、赖爱芬。2010年后,[[浙江]]圣经科毕业的沈秀珍传道回教会服侍。现信徒人数150人左右,聚会人数近100人左右,组织健全,管理有序。获市级平安、省级和谐教堂称号。
返回「
象山县下沈教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