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232.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赠黄秀才别 的原始碼
←
赠黄秀才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赠黄秀才别.jpeg|有框|右|<big>李觏故里美景</big>[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1202/880e69aef517441bae4f27b18988bf9c.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504869210_12110699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赠黄秀才别'''》是北宋儒家学者,哲学家、[[改革家]]李觏的作品之一。 李觏自幼聪明好学六七岁始“习字书”,十二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父亲去世,母亲“垦阅农事,夜治女功”(《先夫人墓志》),得免冻馁之苦。服丧三年,十七岁始出外游学。二十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景佑年间,他步行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寻求仕进之途,毫无结果而归。次年,参加乡举,又[[名落孙山]]。庆历元年(1041),应茂才异等科,有旨召试。李觏入京,又未中选。 李觏屡试[[科举]]不第,以教学为生,创建"盱江书院",从学者常有数百人。后经[[范仲淹]]推荐<ref>[https://www.doc88.com/p-689404243472.html?r=1 李觏与范仲淹的交游及政治思想刍论],道客巴巴,2012-06-09</ref>,任[[太学]]助教、直讲,卒年五十岁。北宋时期的[[江西]]学风重经世致用,这一学风,由[[欧阳修]]倡之于前,王安石得君行道于后,而李觏则是处于其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代表。 <center>赠黄秀才别</center> {{Cquote| 朝闺入有籍,疏远虽见君。 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兰惠生同草,鸿鹄心在云。 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北宋]李觏}}
返回「
赠黄秀才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