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09.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酷儿研究 的原始碼
←
酷儿研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酷儿研究</big> ''' |- | [[File:20150307182219 ymK4E.jpg|缩略图|居中|[http://b-ssl.duitang.com/uploads/item/201503/07/20150307182219_ymK4E.jpeg 原图链接][http://www.duitang.com/blog/?id=319953956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酷儿”(queer)由英文音译而来,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贬称,有“怪异”之意,后被性的激进派借用来概括他们的理论,含反讽之意。中国学者曾试图用"奇异"或"与众不同"之类的词来翻译它,但是这样翻译过于直白,似乎丧失了这个词的反讽之意。由于很难找到对应的又表达了反讽之意的中文词汇来翻译,所以索性采用港台的音译词"酷儿"。 酷儿理论起源于西方,尤其是在美国,男性研究和男性气质研究(MasculinityStudies)比较成型,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男性研究就博得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有关男性和男性气质研究的论着频频出现。中国的男同性恋者受西方同性恋文化的影响,也有其特殊的话语。酷儿理论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而是多种跨学科理论的综合,它来自历史、[[社会学]]、文学等多种学科。酷儿理论是一种主流文化外的理论。“酷儿”这一概念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
返回「
酷儿研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