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29.2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酸鹼質子理論 的原始碼
←
酸鹼質子理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酸鹼質子理論'''<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f/6be/nBnauM3X2ATMykjM3czN2kzM0MTM3AjN0kTMwADMwAjMxAzL3c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8%B3%AA%E5%AD%90%E7%90%86%E8%AB%96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酸碱质子理论''',又稱'''布仑斯惕--{A|zh-hans:劳里;zh-hant:洛瑞}-酸碱理论'''(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是[[丹麦]][[化学家]][[约翰内斯·尼古劳斯·布仑斯惕]]和[[英国]]化学家[[马丁·劳里|托马斯·马丁·劳里]]于192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 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释放[[質子]]([[氫離子]],H<sup>+</sup>)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布仑斯惕酸),凡是能接受氫離子的分子或离子則为碱(布仑斯惕碱)。 當一個分子或離子釋放氫離子,同時一定有另一個分子或離子接受氫離子,因此酸和鹼會成對出現。酸碱质子理论可以用以下反應式說明: :''酸 + 鹼 共軛鹼 + 共軛酸'' 酸在失去一個氫離子後,變成[[共軛鹼]]<ref>[https://www.itsfun.com.tw/%E5%85%B1%E8%BB%9B%E9%85%B8%E9%B9%BC%E5%B0%8D/wiki-4193361-2655451 共軛鹼],華人百科</ref> ;而鹼得到一個氫離子後,變成[[共軛酸]]。以上反應可能以正反應或逆反應的方式來進行,不過不論是正反應或逆反應,均維持以下的原則:酸將一個氫離子轉移給鹼。 在上式中,酸和其對應的共軛鹼為一組[[共軛酸鹼對]]。而鹼和其對應的共軛酸也是一組共軛酸鹼對。
返回「
酸鹼質子理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