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97.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鎮海門 (臺南市) 的原始碼
←
鎮海門 (臺南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臺南鎮海門''' |- |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 ! [[File:臺灣府城大西門.jpg|居中|220px]] |- | '''登錄類別''' 城門 |- | '''位置''' [[臺南市]][[民權路西門路]]口 |- | '''建成年代''' 清[[雍正]]元年(1723年) |- |} </div> [[File:臺南大西門道路及城壁修覆圖面.jpg|thumb|大西門位置圖|替代=]] '''鎮海門''',又稱'''臺灣府城大西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建於1723年,原位在今[[西羅殿]]廟址,1788年[[林爽文事件]]之後,清廷意識到城防的重要性,於1791年將大西門東移至[[宮後街]](今西門民權路口)。明治35年(1902年)展開較大規模的城垣拆除行動,首先拆除今成功路至民生路段的西門段城垣及大西門,用以開闢火車站到安平的通道。時任[[臺南廳]]長[[山形脩人]]認為剩餘的一座城門置於十字路口造成交通不便,於是上陳總督府,於1907年遭到拆除。<ref name="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cite book | language = zh | author = 洪敏麟 | coauthors = | title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 url = | date = 1979-06-30 | location = | publisher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id = | isbn = | pages = }}</ref> 大西門為當時的官民從[[臺江內海]]進出府城的主要出入口,在大西門南側有[[五條港]]之一的南河港道;而城門外直通外宮後街、[[臺南水仙宮|水仙宮]]和[[接官亭 (臺南市)|接官亭]];城門內則可通達[[迎春門 (臺南市)|大東門]],形成臺灣府城東西向的主要軸線。
返回「
鎮海門 (臺南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