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2.2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阿瑟·康普頓 的原始碼
←
阿瑟·康普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阿瑟·霍利·康普顿'''({{lang-en|'''Arthur Holly Compton'''}},{{bd|1892年|9月10日|1962年|3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展示[[电磁辐射]]粒子性的[[康普顿效应]]而于192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的人们尽管已经清楚理解光的波动性,但仍不能完全接受光同时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因而这一发现轰动一时。他在[[曼哈顿计划]]中领导[[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冶金实验室]]的事迹,以及在1945至1953年间担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长的经历也为人熟知。 1919年,康普顿成为首批受[[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资助出外留学的学生,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深造。在那里,他研究了[[伽马射线]]的[[散射]]与[[吸收_(光学)|吸收]]。他在日后发现的康普顿效应正是基于这些研究。此外,他还利用X射线研究了[[铁磁性]]与[[宇宙射线]],并发现:铁磁性是电子自旋排列的宏观表现;宇宙射线主要由带正电的粒子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康普顿是[[曼哈顿计划]]的关键人物。他的报告对于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要。1942年,他成为冶金实验室的领导人,负责建造将[[铀]]转化为[[钚]]的[[核反应堆]]、寻找将钚从铀中分离出来的方法以及设计原子弹等工作。康普顿监理了[[恩里科·费米]]建造世界首个核反应堆[[芝加哥1号堆]]的过程,该反应堆在1942年12月2日开始试运行。冶金实验室还负责了位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le|X-10石墨反应堆|X-10 Graphite Reactor}}的设计与实现。钚则在1945年自[[汉福德区]]的{{le|汉福德B反应堆|B reactor}}中开始制造出来。 战后,康普顿成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校长。在其任期内,学校正式废止本科生中的种族隔离,任命了首任女性正教授,又录取了大量回国老兵。
返回「
阿瑟·康普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