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108.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陳寅恪 的原始碼
←
陳寅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陈寅恪</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4039387598,1274311450&fm=253&fmt=auto&app=120&f=JPEG?w=500&h=639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huaban.com/pins/1044550933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陈寅恪 国家 [[中国]] 字 鹤寿 所处时代 近现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1890年7月3日 逝世日期 1969年10月7日 |} [[陈寅恪]]([[1890年]]--[[1969年]])[[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ref>[https://huaban.com/pins/1044550933 陈寅恪]</ref>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其父[[陈三立]]为著名诗人,[[维新四公子]]之一,曾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席。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曾师从国学大师[[王伯沆]]。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1902年随[[南京矿路学堂]]毕业的长兄[[陈衡恪]]东渡[[日本]],入巢鸭[[弘文学院]];同年入读该校的中国学生还有[[鲁迅]]、[[陈师曾]]等人。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获得江西官费资助,再渡出国深造,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通过留学期间的学习,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余种语文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 1925年3月归国,时[[吴宓]]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师。1928年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应聘为中文、历史二系教授,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在此期间主要讲授佛经翻译文学、两晋南北朝隋唐史料和蒙古史料研究等课程。1930年以后,还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教[[西南联合大学]],主要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专题和元白诗研究等。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中国史教授。次年9月,他离昆明赴香港,准备转英国。因战事未能成行,旋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后接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41年底香港沦陷,闭门治学。1942年7月到[[桂林]],任教[[广西大学]]。1943年12月到[[成都]],执教[[燕京大学]]。1946年再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底,任教[[广州]][[岭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自此一直担任[[中山大学]]教授,为历史系、中文系讲授两晋南北朝史、唐史、唐代乐府等三门课程。1960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逝世。 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他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学]]。此事于20世纪80年代方公之于世。 陈寅恪通多种语言,和语言学家[[赵元任]],以及当代的[[唐均]],被认为是语言的天才人物。
返回「
陳寅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