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7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陳寶琛 的原始碼
←
陳寶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陳寶琛''',字'''伯潛''',號'''弢庵'''、'''陶庵'''。[[福建]][[閩縣]][[螺洲镇|螺洲]]人。 曾祖父[[陳若霖]]官至[[刑部尚書]]。[[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陳寶琛兄弟6人,3人[[進士]],3人[[舉人]],人稱“兄弟六科甲”。[[光緒]]元年([[1875年]])擢翰林侍讀,與學士[[張佩綸]]、[[通政使]][[黃體芳]]、侍郎[[寶廷]]等好論時政,合稱“[[清流黨|清流四諫]]”。光緒六年(1880年),充[[武英殿]]提調官。翌年,授翰林院[[侍講學士]],纂修《穆宗本紀》。光緒八年([[1882年]])任[[江西]][[學政]],重修[[白鹿洞書院]]。光緒十年(1884年),上疏《請募勇參用西法教練》,主張“變化以盡利,任人以責實,籌餉以持久”,[[中法戰爭]]失利,受牽連,被降五級,回鄉閉門讀書,修葺先祖“賜書樓”,構築“滄趣樓”。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任[[鰲峰書院]][[山長]]。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福建]]鐵路總辦,修[[漳厦铁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創立全閩師範學堂(今福建師大)。 [[宣統]]元年([[1909年]])奉召入京,擔任禮學館總纂大臣,宣統三年([[1911年]]),陳寶琛任[[溥儀]]老師,賜紫禁城騎馬,[[1912年]]2月12日,清帝遜位,追隨溥儀。命修《德宗實錄》。1921年,修成《德宗本紀》,授[[太傅]]。1923年,引薦[[鄭孝胥]]入宮。[[張勳復辟]]時,推舉為議政大臣。1925年隨溥儀移居[[天津]]。1932年,成立[[滿洲國]],寶琛專程赴[[長春]]探望溥儀。後病逝於[[天津]],諡'''文忠'''。有藏書10萬冊,“清末陳氏私家藏書之多,冠于全閩”。著有《陳文忠公奏議》、《滄趣樓文存》、《滄趣樓詩集》、《滄趣樓律賦》、《南游草》等。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返回「
陳寶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