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06.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陳朝龍(詩人) 的原始碼
←
陳朝龍(詩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姓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陳朝龍'''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字'''子潛''',號'''臥廬'''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859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03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官宦經歷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新竹縣學,補廩生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編著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新竹縣采訪冊》《十癖齋詩文集》 |} </div> '''陳朝龍'''(1859-1903),字'''子潛''',號'''臥廬''',竹塹(今新竹市)人。年少工詩文,名聞同儕。[[光緒]]四年(1878),掌教東城義塾。七年取進新竹縣學,補廩生。家富藏書,攻讀甚勤。嘗設館於北門後街靜修書齋。平居常與[[林奕圖]]、[[劉廷璧]]、[[蔡啟運]]等詩酒往來,為竹梅吟社健將。其興趣廣泛,自顏所居曰「十癖齋」。每有遠行,恆以壺酒隨車,遊吟各地。性豪放,與[[張謙六]]、[[傅子顯]]交稱莫逆。三人曾於竹塹糧荒時,力抗糧商屯積,而權宜開倉賑濟,人稱「竹塹三傑」。光緒十三年(1887),知縣[[方祖蔭]]以其素具聲譽,委任隆恩圳圳長,維持水圳暢通。十五年辦理團練出力,嘗給六品軍功頂戴。迨[[邵友廉]]為巡撫,擬纂修通志,設採訪總局於臺北。新竹知縣[[葉意深]]委其與[[鄭鵬雲]]任採訪之責。光緒十九年竹城義塾併入明志書院,被聘為長班(原稱山長)。次年完成「新竹縣采訪冊」,原稿共十一冊(今分為十卷凡三十三目),呈於纂修總局以供修志之用。嗣因[[甲午戰爭|甲午之役]]臺灣割讓,志稿未及成書。朝龍則攜稿避難入閩,初居惠安,後遷榕城,回首東寧,不勝傷懷。光緒二十四年曾一度與宗人[[陳永泰]]回臺。後為安溪縣令[[劉威幕]]客,旋以事去。光緒二十九年秋闈,抱病應試,於中秋後二日卒於福州,年四十五。遺有《十癖齋詩文集》,未刊,今已佚失。其採訪冊遺稿由邑紳[[鄭如蘭]]購回,新竹州廳借抄成帙。今有臺灣省文獻會點校本,題曰《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約三十三萬字,列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出版。<ref>張子文</ref><br><br>
返回「
陳朝龍(詩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