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2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雙縫實驗 的原始碼
←
雙縫實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ultiple issues|{{citation style|date=2021年3月}}{{one source|date=2021年3月}}}} {{copypaste|time=2021-03-08T13:30:44+00:00}}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雙縫實驗'''<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f/460/nBnauM3XxUzNzcTOzgDM3UDN4QTMwcTOykzMyQTNwAzMwIzL4A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9%9B%99%E7%B8%AB%E5%AF%A6%E9%A9%97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在[[量子力學]]裏,'''雙縫實驗'''(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種演示[[光子]]或[[電子]]等等微觀物體的波動性與粒子性的實驗。雙縫實驗是一種「雙路徑實驗」。在這種更廣義的實驗裏,微觀物體可以同時通過兩條路徑或通過其中任意一條路徑,從初始點抵達最終點。這兩條路徑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觀物體物理行為的量子態發生[[相移]],因此產生干涉現象。另一種常見的雙路徑實驗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實驗]]。 雙縫實驗的基本儀器設置很簡單,如右圖所示,將像[[激光]]一類的[[相干性|相干]]光束照射於一塊刻有兩條狹縫的不透明板,通過狹縫的光束,會抵達照相膠片或某種探測屏,從記錄於照相膠片或某種探測屏的[[輻照度]]數據,可以分析光的物理性質。光的波動性使得通過兩條狹縫的光束相互[[波的干涉|干涉]],形成了顯示於探測屏的明亮條紋和暗淡條紋相間的圖樣,明亮條紋是相長干涉區域,暗淡條紋是相消干涉區域,這就是雙縫實驗著名的干涉圖樣。 在[[古典力學]]<ref>[https://blog.xuite.net/pgjwl1966/twblog/131727070-%E5%8F%A4%E5%85%B8%E5%8A%9B%E5%AD%B8 古典力學],xuite.net</ref> 裏,雙縫實驗又稱為「楊氏雙縫實驗」,或「楊氏實驗」、「楊氏雙狹縫干涉實驗」,專門演示光波的干涉行為,是因物理學者[[托馬斯·楊]]而命名。假若,光束是以粒子的形式從光源移動至探測屏,抵達探測屏任意位置的粒子數目,應該等於之前通過左狹縫的粒子數量與之前通過右狹縫的粒子數量的總和。根據[[定域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關閉左狹縫不應該影響粒子通過右狹縫的行為,反之亦然,因此,在探測屏的任意位置,兩條狹縫都不關閉的輻照度應該等於只關閉左狹縫後的輻照度與只關閉右狹縫後的輻照度的總和。但是,當兩條狹縫都不關閉時,結果並不是這樣,探測屏的某些區域會比較明亮,某些區域會比較暗淡,這種圖樣只能用[[光波動說]]的相長干涉和相消干涉來解釋,而不是用[[光微粒說]]的簡單數量相加法。 雙縫實驗也可以用來檢試像[[中子]]、[[原子]]等等微觀物體的物理行為,雖然使用的儀器不同,仍舊會得到類似的結果。每一個單獨微觀物體都離散地撞擊到探測屏,撞擊位置無法被預測,演示出整個過程的機率性,累積很多撞擊事件後,總體又顯示出干涉圖樣,演示微觀物體的波動性。 2013年,一個檢試[[分子]]物理行為的雙縫實驗,成功演示出含有810個原子、質量約為10000amu的分子也具有波動性。 [[理查德·費曼]]在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裏表示,雙縫實驗所展示出的量子現象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以任何古典方式來解釋,它包含了量子力學的核心思想。事實上,它包含了量子力學唯一的奧秘。透過雙縫實驗,可以觀察到量子世界的奧秘。
返回「
雙縫實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