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88.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项鸿祚 的原始碼
←
项鸿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艺人 | 姓名 = 项鸿祚 | 类型 = 清代词人 | 图片 = [[File:项鸿祚.jpg|缩略图 |center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9%A1%B9%E9%B8%BF%E7%A5%9A&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cs=2920941070,2601045582&os=942456501,1497159774&simid=0,0&pn=14&rn=1&di=78362626331&ln=159&fr=&fmq=155047157958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15&spn=0&pi=0&gsm=0&hs=2&objurl=http%3A%2F%2Fwww.kfzimg.com%2FG05%2FM00%2FAF%2FB7%2Fp4YBAFenGfGAUEPfAAH7MyPzBZ0411_n.jpg&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book.kongfz.com/11938/540315813/ 来自孔夫子网]]] | birth_place = 中國 | 民族 = 汉族 | 籍贯 = 钱塘(今浙江杭州) | 出生日期 = 1798年 | 职业 = | 语言 = | 教育程度 = | 母校 = | 代表作 =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br>《阮郎归·吴门寄家书》<br>《清平乐·池上纳凉》<br>《太常引·客中闻歌》<br>《水龙吟·秋声》 | 活跃年代 = | 经纪公司 = | 网站 = }}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br>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
返回「
项鸿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