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53.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颱風 的原始碼
←
颱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颱風00.jpg|400px|缩略图|右|颱風[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1054 照片來自]]] '''颱風'''是低氣壓的一種,[[低氣壓]]顧名思義就是氣壓比周圍空氣低的天氣系統;氣壓低的原因,是地表(或海面)氣溫高,因為熱脹冷縮效應,使空氣膨脹(體積變大但質量不變),[[密度]]自然變小,壓力也降低。颱風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稱為颶風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 低氣壓經常造成降雨,原因是低氣壓的熱空氣密度小而上升,空氣中的水蒸氣升到高處後,變冷凝結為水滴,落下成雨。高氣壓則正好相反,是空氣遇冷而體積縮小,密度變大,壓力升高;而密度大的冷空氣會向下沉降,越接近地表,溫度越高,液態水越容易蒸發為水蒸氣,所以不會下雨。在氣象學上也用「氣旋」稱呼低氣壓,「反氣旋」稱呼高氣壓。 颱風都生成在熱帶洋面,我們常聽說「熱帶性低氣壓發展成颱風」,原因是兩種作用使空氣上升,第一種就是低氣壓形成的作用,熱帶強烈日照使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就會上升。 但更重要的是第二種因素,就是熱帶高溫使海水大量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H2O)的分子量是18,但空氣主成份是氮(N2,分子量28)和氧(O2,分子量32),所以水蒸氣比空氣輕,也會上浮。 一旦某一區域的空氣上升,周圍的空氣就會補進來,此時就要考慮「科氏力」的作用。在北半球,[[科氏力]]會使氣流「右轉」,所以向內輻合的氣流,會一邊前進一邊右轉,就會形成逆時針旋轉。<ref>[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1054 颱風:氣流旋轉的怪物]</ref> 這種水氣很重的熱帶性低氣壓,氣流會一邊逆時針旋轉、一邊逐漸向內輻合、一邊上升,由於[[對流層]]越高越冷,所以熱空氣上升到高空後,水蒸氣會變冷凝結成液態水,成為雨水落下;在凝結過程中釋放潛熱,使氣旋變得更暖,空氣再膨脹,密度更低,氣壓再下降,結果氣旋內外壓力差變更大,吸引氣旋外的空氣往內輻合的力量也增強,使風變更強,帶動更多熱空氣上升,形成「正回饋」,最後就成為颱風。
返回「
颱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