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35.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馬克·托內利 的原始碼
←
馬克·托內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B3DDF4; color:#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馬克·托內利<br>Mark Lyndon Tonelli</p> |- |<center><img src="https://alchetron.com/cdn/mark-tonelli-62e97ed6-b9ce-41b7-8cb8-341e1963489-resize-750.jpeg" width="250" ></center><small> [http://alchetron.com/ 圖片來自alchetron.com]</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B3DDF4; color:#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個人資料</p> |- |<small> '''全名''' 馬克·林登·托內利<br> '''出生日期''' {{birth date and age|1957|4|13|df=y}}<br> '''代表國家''' [[澳洲]]<br> '''身高''' {{height|meters=1.81}} <br> '''泳姿''' [[自由式]]、[[仰泳]]、[[蝶泳]]</small> |} </div> '''马克·林登·托内利'''({{lang-en|Mark Lyndon Tonelli}},{{bd|1957年|4月3日||}})原名'''马克·林登·伦布鲁根'''({{lang|en|Mark Lyndon Leembruggen}}),是活跃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的澳大利亚退役[[仰泳]]、[[蝶泳]]和[[自由泳]][[競技游泳|运动员]],曾在[[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与其他三名队友组建[[沉着自信四人组]]拿下的[[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托内利临时改游蝶泳,是四人组事实上的队长。[[澳大利亚政府]]因[[苏联-阿富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要求抵抗莫斯科奥运会时,他是澳大利亚运动员争取参赛权利的代言人。 托内利因患哮喘开始游泳,很快就打响名气,年仅16岁便入选澳大利亚队参加[[1973年世界水上锦标赛|1973年世界锦标赛]],在200米仰泳项目排第六。1974年他首获全国冠军,在百米仰泳和200米蝶泳项目夺冠,得以前往[[基督城]]参加[[1974年英联邦运动会]]并获首枚大型国际赛事冠军,拿下百米仰泳金牌和200米仰泳银牌。1975年,托内利在哥伦比亚[[卡利]]举办的[[1975年世界水上锦标赛|世界锦标赛]]获银牌,这是他职业生涯中唯一的全球赛事个人项目奖牌。同年他前往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就读并参加比赛。他获选到[[蒙特利尔]]参加[[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两项仰泳赛事,但竞争激烈未获奖牌。托内利在美国期间游出世界领先成绩,但因违反纪律在[[1978年英联邦运动会]]前被澳大利亚队开除。 托内利大学毕业后回国并再度取得奥运会入场券。排除政治障碍后,他的赛程非常繁忙,需要参加两项仰泳、百米自由泳和蝶泳,以及两项接力共六个项目。托内利在个人赛表现平平,只有一项打入决赛。澳大利亚队缺乏蝶泳选手,故派多面手托内利负责混合泳接力赛的蝶泳。他的表现超越个人最好成绩,足以在个人赛拿下银牌,为澳大利亚队最终出人意料地赢得混合泳项目金牌立下汗马功劳。托内利回国后退役,他一共在三个泳姿的比赛中获得11项澳大利亚锦标赛冠军。<ref name="Forrest-2008">{{cite book | last = Forrest | first = Lisa | year = 2008 | title = Boycott | publisher =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 isbn = 978-0-7333-2295-2 | location = Sydney, New South Wales}}</ref>
返回「
馬克·托內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