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37.2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马六甲 的原始碼
←
马六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马六甲</big> ''' |- | [[File:Maliu马六甲.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27/b56082f2e37d42e48e4f23e92405e6a9_th.jpe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马六甲州 外文名: 英语:State of Malacca;马来语:Melaka 别 名: 甲州 行政区类别: 州(马来西亚一级行政单位) 所属地区: 马来西亚 地理位置: 马来西亚半岛西部 面 积: 1720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马六甲中央县、亚罗牙也县、野新县 政府驻地: 马六甲市(Kota Melaka) 电话区号: 06 邮政区码: 75xxx至78xxx 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数量: 92.22万(包括4.77万外籍人士,2018年) 著名景点: 荷兰红屋 机 场: 马六甲国际机场 火车站: 普罗士邦站、巴登马六甲站 车牌代码: M 港 口: 马六甲港 州元首: 敦莫哈末卡立 首席部长: 阿德里 |} '''马六甲'''州(英语:State of Malacca;马来语:Melaka),简称“甲州”,首府马六甲市(Kota Melaka),是[[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边,与森美兰州和柔佛州毗连。面积1720平方千米,2018年总人口92.22万(包括4.77万外籍人士),下 辖3个县。 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驻节马六甲, 将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这里,使马六甲成为繁荣一时的贸易中心。 马六甲州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为[[旅游业]]及[[制造业]]。2017年,马六甲州州民人均GDP为46015令吉,高于马来西亚人均GDP。马六甲州内有马六甲国际机场,[[火车站]]点衔接西海岸线,巴士总站为马六甲巴士总站和亚罗牙也巴士总站,南北大道是它与其他州属连接的主要公路。 2008年7月7日,州首府马六甲市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f>[https://tv.360kan.com/player?id=de9f6b11625aaf6ca2d5d17ef7665b11&q=%E9%A9%AC%E5%85%AD%E7%94%B2%E6%B5%B7%E5%B3%A1%E7%9A%84%E9%87%8D%E8%A6%81%E6%80%A7&src=mohe-svideo_normal&srcg=mohe-svideo_normal 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遏制,或将不起作用?看中国如何打破僵局]好兔视频</ref> 马六甲原为一无名渔村,四处草莽丛生,一片荒凉,位于马六甲河边,背山面海,形势险要,又有便于停泊小船的港湾,海盗出没,仅有居民数十,多为来自暹罗属地淡马锡的[[难民]]。 由于土地贫瘖,粮食不足,居民多以捕鱼为生。 中国唐代开始,马六甲海峡成为东西交通孔道。 1402年,来自苏门答腊的巨港王子拜里米苏拉(Parameswara)初到马六甲并建立起马六甲王朝,其随从占居民人数的大半。当时印度文 化在马六甲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当地居民主要信仰佛教或印度教,许多地区甚至仍处自然崇拜。相较于长久盘锯马来半岛沿海与内陆森林的土着,拜里米苏拉等人无疑是外来民族。为了稳定国基,和当地土著和睦共处被视为马六甲立国国策。此外,因其与室利佛逝的渊源,在国防军事上得到了以海为生的海人(Orang Laut)之绝对效忠和配合。 马六甲王朝历史上与中国联系密切。明朝同满剌加王国的政治、贸易关系有很大发展。 据《明史》记载,1403年(永乐元年)10月明朝尹庆南巡,拜里米苏拉(拜里迷苏剌)遣使朝贡。1405年9月,中国皇帝明成祖封拜 里米苏拉为满剌加国王,赠予诰印、彩币、袭衣、黄盖,并应拜里米苏拉请求刻制镇国石碑。该碑由郑和于1409年用船载到马六甲,立于三宝山上(该碑现已下落不明)。 1411年,拜里米苏拉亲自率领妻子和随从540人朝贡中国,进贡[[麒麟]],[[明成祖]]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赐王妃冠服。九月拜里米苏拉王辞行,明成祖赐宴于奉天门,赐玉带、仪仗、鞍马、黄金、白金等。此后,拜里米苏拉及其子孙曾多次访问中国。 据《明会典》的记载,马六甲的贡品有四十余种,其中大部分并非马六甲的产物,由此推断马六甲在当时已经是商贾辐揍之地,举凡波斯、阿刺伯、印度及马来群岛之珍奇异品,几乎尽萃于此。 第二任统治者伊斯干陀沙(Megat Iskandar Shah)为了调和与当地土着的关系,迎娶了巴塞公主,改信伊斯兰教。第三任统治者斯里马 哈拉加(Seri Maharaja)仿效室利佛逝的遗制,建立起马六甲典章制度。第五任统治者苏丹目扎法沙(Sultan Muzaffar Shah)在位时 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马六甲的繁荣引来了暹罗的入侵,因拒绝向暹罗进贡,马六甲王朝遭到暹罗两次进犯,四朝首相敦霹雳(Tun Perak)派敦他拉尼前往暹 罗修好。极力推广伊斯兰教的马六甲后来更取代巴塞(Pasai)成为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获得“小麦加”的美誉。随着伊斯兰教势力的 抬头,印度宗教派与伊斯兰教教派的争端逐渐加剧。首相敦霹雳致力于调和两者的关系,敦霹雳也采用了许多印度的制度,使马六甲的行政更有效率。该时期是马六甲王朝的黄金时期。 逐渐地,马六甲海峡取代了克拉地峡(KraIsthmus)地位。马六甲从渔村成长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吸引来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商人,作为两次季风之间中印贸易的停泊点。 据《马来纪年》记载,明朝皇帝把汉丽宝公主嫁给第六任统治者苏丹曼速沙(Sultan Mansor Shah),设置华人区(Den China)安顿公主及500名随从宫女。[[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足马六甲。由于郑和多次在华人区驻扎,所以被称为三宝山(Bukit Cina,直译“中国 山”)。 这些中国[[后裔]]定居马六甲并与当地土著妇女通婚,形成了独有的峇峇娘惹(Baba Nyonya)社群。 中国《瀛涯胜览》记载了马六甲王朝时风俗,指出“国王、国人皆从回回教门,持斋受戒。其王之扮,细白番布缠头,身穿细花番布如袍长衣,脚穿鞋,出入乘轿。国人男女方帕包头。女人撮髻脑后,身体微黑,下围白布各色手巾,上穿色布短衫。风俗淳朴,房屋如楼阁,所置则不铺板,但高四尺许,以椰子树木劈成条片,稀布于上,用藤缚定如平棚样,自有层次,连床就榻,蟠膝而坐、饮卧灶厕俱在上也。人多以渔为业,用独木刳舟泛海取鱼。”这些习俗在[[葡萄牙]]占领马六甲时仍没有太大改变。此外,《瀛涯胜览》对其物产也有详文记述,指出当地物产有黄速香、鸟木、打麻儿香、花锡、沙孤、茭蔁叶、甘蔗、芭蕉子、波罗蜜、野荔枝(红毛丹),有葱、蒜、姜、芥、冬瓜、西瓜,牛、羊、鸡、鸭、水牛、鼍龙(鳄鱼)和老虎等。 1488年,马末沙(Mahmud Syah)出任苏丹,他不理朝政,1499年出任[[首相]]的敦墨太希更打压马来[[贵族]],派系斗争剧烈。最终,马六甲国殇于1511年。 马六甲王朝王朝的影响力及重要性提马来西亚,马来民族政权、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和版图的确定。马来民族政权奠定了往后马来民族在马来半岛主流地位和话语权;马六甲王朝建国后所制定和采行的朝廷礼仪、典章制度、律法风俗等成为往后各马来土邦的蓝本;第五任统治者苏丹目扎法沙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使伊斯兰教从此在马来半岛定于一尊,形成往后马来民族与伊斯兰教不分的局面;马六甲王朝版图是形成马来西亚疆域基础。
返回「
马六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