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6.2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甲戏 的原始碼
←
高甲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高甲戏 | 圖像 = [[ File:高甲戏1.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pic106.huitu.com/res/20180527/1722538_20180527084404365032_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4404365032.html 图片来自汇图网]]] | 圖像說明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 ,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高甲戏,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中国传统戏剧,申报地区;福建省泉州市,遗产编号;Ⅳ-48。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唱做也较自由,没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时间可长可短。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如〔冲头〕、〔长锤〕、〔急急风〕等,但"三通"和"出将"时则与京戏不同。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解放后,1951年成立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 ,[[《桃花搭渡》]]、《扫秦》荣获剧本奖和演出奖。<ref>[http://www.chuiyue.com/eg/25134/ 高甲戏视频大全闽南泉州] 吹月风,发布时间;2014/1/24 9:18:19</ref>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
高甲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