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247.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黄子澄 的原始碼
←
黄子澄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黄子澄 | 图像 =[[File:黄子澄.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4.jpg 原图链接]]] | 图像说明 = '''<big></big>''' | 出生日期 = | 国籍 = | 籍贯 = | 职业 = | 母校 = | 研究领域 = }} '''黄子澄'''(1350年-1402年),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 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后,将黄子澄逮捕并处死。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三(俗称探花)。伴读东宫,累官至太常寺卿,曾与皇太孙谈论削藩之事。皇太孙问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子澄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皇太孙认为他说得对。后来,每次叫黄子澄,必尊称他为黄先生。
返回「
黄子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