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0.2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龍膽石斑 的原始碼
←
龍膽石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龍膽石斑00.jpg|400px|缩略图|右|龍膽石斑[http://csaf.wfworks.com.tw/grouper_info.html 照片來自]]] '''龍膽石斑''' Giant grouper,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Bloch, 1790)的中名為鞍帶石斑,又俗稱為倒吞鱟或龍躉,,為[[印度太平洋]]體型最大的石斑魚種,亦是目前台灣產值最高的養殖石斑,體長可達230公分,最大體重紀錄約400公斤。 外部形態上,身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而非常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4~3.4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微凹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背鰭、胸鰭、腹鰭、臀鰭及尾鰭均呈現黃底黑斑,尾鰭呈圓形。稚魚體呈黃色,具三塊不規則之黑色斑,隨著成長,黑色斑內散佈不規則之白或黃色斑點,以及各鰭具黃底黑色斑點;大型成魚體呈暗褐色,隨著年齡增長,花斑漸不明顯,各鰭色更呈暗淡。<ref>[https://www.tfrin.gov.tw/friweb/frienews/enews0112/s3.html 龍膽石斑],龍膽石斑-水試所電子報第112期</ref> [[File:龍膽石斑01.jpg|350px|缩略图|左|龍膽石斑[https://www.ihergo.com/mobile/store/shrimp_home/product/no1133028 照片來自]]] 本魚種經[[荷爾蒙]]處理至目前可達人工催熟自然產卵,且受精率及孵化率皆有85%以上,魚苗育成方式和一般石斑魚類似。本魚種之開發成功可能對目前台灣石斑魚養殖產生影響,其主要原因是由於本魚種成長快速 ( 第一年可達3至5台斤,第二年可達10至15台斤 ),價格高昂 ( 每台斤新台幣約800 – 1000元 ) 及主要市場是在海外 ( 日本、香港、中國大陸、南韓、及東南亞國家 )。遽聞在日本此魚是一種補品,尤其是[[相撲]]、[[摔角]]及[[拳擊]]選手在賽前一星期必需食用此魚,可增強體力及耐力,是否真有如此驚人效果,可以試著親身品嘗就能得到印證。 龍膽石斑產卵季節是在5月至11月,每天之產卵時間在晚上8時至12時,受精卵為圓球性、分離、浮性、透明卵,卵徑在0.8 ~ 0.89公釐,孵化時間受溫度影響甚大,此與一般石斑魚類似,水溫在28℃~29℃時孵化時間為19小時36分,孵化體長為1.65至1.91公釐。卵黃完全吸收是在孵化後82小時,體長為2.91公釐,此時可投與小型輪蟲及牡蠣受精卵、幼生供魚苗攝食,魚苗大多聚集於中上層,且喜歡沿池壁覓食。成魚適合魚陸上池及海上箱網養殖,投餵之餌料以新鮮下雜魚或混合鰻魚飼料之軟性飼料亦會攝食,每天投餵體重之2至3%飼料既可,由於本魚種有快速的成長率,且對環境病害之抵抗力強、肉質鮮美,成為海鮮中之極品。<ref>[http://csaf.wfworks.com.tw/grouper_info.html 龍膽石斑],龍膽石斑-長鑫養殖場</ref> [[File:龍膽石斑02.jpg|600px|缩略图|居中|龍膽石斑[https://www.tfrin.gov.tw/friweb/frienews/enews0112/s3.html 照片來自]]]
返回「
龍膽石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