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3.1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丹心碧血风雨亭(李津军) 的原始碼
←
丹心碧血风雨亭(李津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丹心碧血风雨亭'''<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7354116/pexels-photo-17354116.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丹心碧血风雨亭》'''是[[中国]]当代作家李津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丹心碧血风雨亭=== 在西泠的一角,有个小小的亭子。亭子建在水滨,春天,园里樱花盛开,把亭子隐藏在一片彩霞里面;夏天,湖里菡萏飘香,亭子前面,又展现出一片花海。可是,建造在西泠明媚的山光水色中的这小小的亭子,却有个带点凄凉情味的名字:“风雨亭”。 “秋风秋雨愁煞人,”这是辛亥革命时代的女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临刑前写的诗句。在她年轻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留下的就只这么一句七字诗。可是,在这短短的诗行里,她对祖国的未来,对革命的前途,又吐露出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浩瀚无边的忧愤啊! 秋瑾牺牲后曾埋骨西泠,“风雨亭”也是为了纪念她而建的;亭名“风雨”2字,就是出于此诗句。 亭内有陶浚宣题、魏传统补书联: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此联开头即是“拜巾帼英雄”的倒装句,“求仁得仁”,借用《论语》中孔子赞扬伯夷、叔齐的话,说秋瑾的牺牲原属她的革命壮志,毫不怨悔。秋瑾曾说:“我怕死就不会出来革命,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将我绑赴断头台,革命至少可以提早五年。”对语说到风雨亭,回忆当年“秋风秋雨”的情景,深感烈士虽死不死的精神;如今人民获得自由,可以告慰先烈英灵! 亭前还有一副楹联凭吊秋瑾: 共和五载竟前功,英名直抗罗兰欧亚,东西烈女双烈; 风雨一亭还慧业,抔土重依武穆湖山,今古秋社千秋。 秋瑾墓原就在风雨亭对面,往来游人盘桓亭畔的时候,举头就会瞥见对面的坟茔;而来坟前凭吊女侠的人们,也不妨信步去亭里小憩片刻,缅怀女侠的生平,或者闲话她的悲壮事迹。一亭一墓,两相对峙,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使女英雄流芳百世,成为富有教育意义的古迹。但以后秋瑾墓迁走了,多年以来,只留下这个寂寞的亭子,作为对这位女侠的寂寞的纪念。 1981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恢复了西湖原有的一批与当时革命先烈有关的古迹,秋瑾墓又重建。 秋瑾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先驱,她的高贵品格,她的卓越才能,以及她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都为她赢得了埋骨于湖山胜地的权利,可以毫无愧色。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她于光绪元年(1875年)生于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祖父曾在福建做个知府;她随着一家人,就在那里度过自己的童年。 年轻时代,秋瑾随着父亲在湖南居住,22岁时嫁给了湖南湘潭王廷钧。1903年,秋瑾寄居于北京,接触到了当时先进的民主思潮。她看到清廷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痛感中国已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刚强义侠的秋瑾,对此不能袖手旁观,她觉得救国救民,女子也有一分责任。但她认识到个人力量的渺小:“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因此决定赴日本游学,求访志士:“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1904年,秋瑾赴日本东京,先在中国留学生会馆日语讲习会学习日语,在此期间,她与一些留日妇女发起组织爱国团体“共爱会”,以“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以后又创办“白话报”,宣传革命思想。 在东京期间,秋瑾结识了革命党人陶成章;通过他的关系,于次年回国时认识了徐锡麟;并由徐锡麟介绍,参加了光复会。返日后,她又在东京参加了同盟会,并被推为浙江分会会长。 秋瑾回国后,先后在绍兴明道女学堂与吴兴浔溪女学任教。她积极进行宣传,播撒革命种子。不久,秋瑾离浔溪赴沪,与陈伯平秘密制造火药。她又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1906年冬,萍乡革命军举义,同盟会党人策划在湘鄂苏皖各地响应。光复会会员在上海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由秋瑾领导浙江的军事行动,于是,秋瑾连夜赶回绍兴,到当时金华、处州、绍兴3府的革命中心——大通学堂,与龙华会、平阳党的领导人吕熊祥、竺绍康等密谋,积极进行准备。不幸各地领导人先后被捕,萍浏起义归于失败。秋瑾悲愤交加,准备以浙江党军力量单独行动。 1907年正月,秋瑾主持大通学堂校务,借帮助清政府实施征兵为名,分派大通毕业生回乡倡办团练,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准备起义。她又扩大体操专修班,进行军事训练。她自己常常男装骑马,亲自参加指挥。 这时贵福接任绍兴知府。贵福曾与秋瑾父亲秋寿南同事,而秋瑾又颇富文名,并善演说,因此贵福赠她“竞争世界;雄冠全球”一联,企图笼络她。 起义的准备工作在积极进行着。这年正、2月间,秋瑾屡次往来沪杭之间,运动军界与学界;3月间,又两度亲赴金华、处州各县活动,把分散在各地的革命力量组织起来。又编龙华会、平阳党弟兄为光复军,以“光复汉族,大振国权”8字为记,每字编为一军,共8军。秋瑾亲自制定军制军规,草拟《光复军军制颁谕文》及《普告同胞檄》。 秋瑾与竺绍康、王金发等制定军事计划,决定与安庆徐锡麟同时起义。浙江方面由金华首先举事,处州响应,把杭州清兵引向金、处两府,然后绍兴光复军即乘机渡江进袭杭州,由城内军学界为内应,先把省府拿下来。如果攻不下杭州,则绍兴光复军就回师南下,与金华义军会合,转攻安徽,与安庆徐锡麟回师。 这个计划得到了徐锡麟的同意,浙皖二地约定于5月26日同时行动,但不久又改期为6月10日。不幸因事机不密,各地会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安徽方面,因叛徒供出光复会组织,事情涉及徐锡麟;徐锡麟见事急,遂与陈伯平、马宗汉等于5月28日枪杀安徽巡抚恩铭。但因准备不足,起义归于失败,徐锡麟等壮烈牺牲。 大通学校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了。6月4日,王金发化装来见秋瑾,劝她出走暂避。秋瑾觉得事已至此,没有什么安全的地方可避了。绍兴当地,革命同志与学生人数众多,如果带着他们出走,目标这么大,就容易被发觉,遭到围捕;如果丢下他们一个人走,那又对不起革命,对不起同志。因此,这位忠贞义勇的女战士,就决定留下来与敌人拼命了。她早已下了牺牲的决心:“不流血,不能救民族!” 那天午后不久,清兵进城了。学生们又劝秋瑾出走,但她都辞谢了。 清兵到了学堂门口,留下的学生们持枪[[抵抗]]。清兵受到突然袭击,死伤了几个人,学生2人也英勇牺牲。经过一次众寡悬殊的短促战斗,清兵冲进了学堂,秋瑾和另外六七个同志都被捕了。 秋瑾被捕后,贵福升堂审讯。秋瑾的回答非常坚决爽利,她说:“你们既然知道我是革命党,何必多问!要杀要剐,一切听便!” 贵福审不出什么,就命山阴知县李钟岳续审。李钟岳是个比较正直的官吏,他不愿做贵福的帮凶,过分逼迫秋瑾,但是也不得不敷衍一下,就准备了纸笔,叫秋瑾自己来写供状。秋瑾只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短诗,就什么也不肯写了。 贵福对李钟岳很感不满,另外派人对秋瑾严刑逼供。但秋瑾英勇地经受住了酷刑,她什么也没有说。6月6日凌晨,这位革命女英雄就在绍兴轩亭口慷慨就业了。她死时年仅33岁。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早觉醒的一位中国妇女,也是第一个[[勇敢]]地起来为了[[民族]]解放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而奋斗,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的第一位[[中国]]妇女。她对辛亥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都做出了[[光辉]]的[[贡献]]。 秋瑾殉义后一年,她的好友桐城吴芝瑛和石门徐自华,依照她的遗愿(秋瑾在筹划起义时曾嘱托徐自华:“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桥下。”),在西泠桥畔为她营葬,并在墓前立墓表。墓表由徐自华撰文,吴芝瑛作书,名金石家胡菊龄刻石;吴芝瑛还另题了“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刻石立碑。 这座革命烈士的坟墓,成为清廷官吏的眼中钉。他们曾几次想平掉它,但又怕激起民变,不敢贸然动手;后来就采取迂回的手法,胁迫秋瑾的哥哥秋誉章把她迁葬绍兴。以后秋瑾夫家又遣人移柩湖南,与她丈夫王廷钧合葬。 辛亥革命后,秋瑾的友人和同志聚议在西泠重建陵墓,于是又把她的灵柩从湖南迁回。新政府的临时省议会也通过决议,没收镇压太平军的刘典的祠堂,改为秋社。徐自华又慷慨解囊,凑上吴芝瑛补助和同志们捐献的一笔款子,修建了这座叫“风雨亭”的纪念性建筑。 1981年的重建,新的秋墓从西泠桥北迁到了桥南,坐落在孤山西麓的草坪上——这个地方比旧址更可爱了。新墓也比旧墓更为美观大方,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是一尊女侠的汉白玉[[雕像]]。这座[[优美]]的雕像,是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创作,由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精制而成。雕像的底座,形式质朴而庄重,呈方形,用花岗岩砌成;女侠的遗骨,就安放在里面。底座正面,刻着“巾帼英雄”4个大字,这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女侠而题的;背后镶嵌的,是旧墓上那块徐自华撰文、吴芝瑛手书的墓表。 墓前望柱上有冯玉祥题联: 丹心应结平权果; 碧血常开自由花。 秋瑾早就感到“世无平权只强权”“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因而被清[[王朝]]统治者逮捕后,英勇就义了。《庄子》里记载过周大夫苌弘的血经3年化为碧玉的[[传说]],后世常将“碧血”“丹心”称为国牺牲者,此联就[[运用]]这一典故,赞扬秋瑾的牺牲精神一定会开出“自由花”,结出“平权果”。 从此,桥南的新墓,又与桥西的旧亭相邻相望了。寂寞的风雨亭,不再显得[[寂寞]]了。<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津军,男,1960年7月生,[[山东]]临邑人,大学专科毕业,中共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丹心碧血风雨亭(李津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