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83.1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求佛(宋宣娥) 的原始碼
←
求佛(宋宣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求佛'''<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1363649/pexels-photo-1136364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求佛》'''是[[中国]]当代作家宋宣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求佛=== 我已经走在了半山腰,隐约看见[[山顶]]小庙的山门,忍不住又回头看,母亲还爬在半山坡的阶梯上,低倾着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上走。佛在山顶,她在[[山腰]]。 我不知道这是母亲一生中的第几次求佛了。 前天晚上,母亲跟我说要陪同邻居梅去天师殿求佛。梅的家人不知患了啥病,跑了很多家医院,吃了很多药,就是不见好转。听说天师殿的药签最是灵验,百病有百药,便择了吉日央母亲陪往。天师殿在外婆家上江村的一个山坡上,距家十来里。一天只有一趟车,很不方便。我决定请假带她们去。 晨光熹微,在一片蛋青色的天色里,我驱车载着她们在[[求佛]]的路上。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下了这么多天的雨,独独今天放晴。好人有好运,你就放心吧,求来药方病就好了。” 母亲左脚往上跨一步,左手按在左膝,右腿[[伸直]],慢慢往上移,一边气喘吁吁地和心事满腹的梅说。 我们抵达山脚,刚开始爬山时,雨住天开,一抹[[阳光]]从云的缝隙羞怯地泻下来,洒在湿漉漉的天梯青黑色[[石阶]]上。[[清晨]]微凉的风带来轻纱似的雾,长长的天梯薄雾轻拢,如黛的远山云蒸霞蔚,令人心胸[[舒畅]]。 我抬头向上望,陡峭的石阶直达[[山顶]]。我不知道佛是什么,求佛又会是求得什么样的结果。又或许是心灵的一种[[安慰]]吧。 我腾出右手想拢过母亲[[手臂]],母亲摆摆手,努力挺直腰,说:没事,你先上去,我自己慢慢走。 自古寺庙都在偏辟之处,[[考验]]人的虔诚,求佛之前必先净身焚香,以示尊敬。普通百姓信奉朴素的神灵,如能解决他们诉求的,不管什么[[菩萨]],在何时何地,都会前往朝谨。我不禁回想起母亲为我求佛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 记得那年高考结束不久的一个夏夜,乡广播站通知高考上线人员名单,我榜上有名。体检,填报志愿,一家人在欣喜若狂的等待中盼星星盼月亮,可望穿秋水,那纸录取通知书却像断了线的风筝,杳无踪影。我天天以泪洗面精神颓废意志消沉,母亲急得六神无主,可怜的母亲连县城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她又从何打听我最终落榜的原因。 听说台山寺的签书很灵,母亲便去求佛。我不知道她是几点钟起床,几点钟出发,又怎样爬上那高高的台山岭。我只知道,我起床时,母亲已经从台山寺求回了签书,头发还沾着露水,风尘仆仆的模样。我也已不记得签书的内容,大致是说终会守得云开雾散之意,但我永远记得母亲求佛回来时的神情。这张签书,如漫漫黑夜闪耀的星星,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坚定了母亲不管生活多困难也要供我复读的决心。往事如梦,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假如没有母亲的安慰和坚持,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振作起来跨过那道坎。而此刻的我,在回忆过往,依然热泪盈眶无法风轻云淡。 我坐在台阶上休息,向下看着母亲,她和梅正一步一步地向上走,一边走一边用心把散落在石阶上的小石子捡起,神情庄重。我自然知道母亲的这个习惯,平时走路看到地上有一块碎石粒,她都要捡起来放到路边,而且一定要用手拣。有时我故意抬脚一踢,母亲急得嚷嚷:不能用脚踢,要用手捡。我问为什么,母亲说不出所以然,只说从小我外婆就是这样告诫她的。 屈膝,弯腰,弓背,我看着母亲边拣石子,边和梅说:这些石阶都是有[[善心]]的人捐助的,你看,每一阶都写着捐助者的名字呢。佛和人一样,你求他就要敬他。 我呆呆地望着那几乎与台阶持平的身影,不禁眼眶湿润了。 终于到达山顶的大殿。大殿侧边的小房间内,管殿的老汉戴一付黑框眼镜,在打火机、红纸、香烛凌乱的桌上正埋头一笔一画地不知记什么。四五妇人恭恭敬敬肃立于侧,屏声静气。一妇人递过签书,他伸出枯瘦的手,抖抖索索从抽屉里找出一本书,右手食指在紧抿的嘴里蘸了一下,翻到对应签号的页码,干瘪的嘴唇含混不清地每吐出一句,那妇人便发出一声“真准”的惊叹。“莫慌,莫慌,一个一个来。”他接过妇人递过来的钱,一张,两张,数完,两指夹住钞票一角,微眯着眼,往光亮处一照,不急不躁。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宋宣娥,1997年生,广西桂林阳朔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求佛(宋宣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