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41.2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临终作》郑侠 的原始碼
←
《临终作》郑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 《临终作》</big> ''' |- | [[File:3b801e5141ec4d91ba10ac9872b0727a.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9/3b801e5141ec4d91ba10ac9872b0727a.jpeg 原圖鏈接] [https://www.sohu.com/a/213424637_703226 《临终作》]]]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临终作》 作品体裁: 古体诗 创作年代: 宋代 作者: 郑侠 |} 《临终作》是北宋时期诗人郑侠的作品之一。 ==诗词原文== 似此平生只藉天,还如过鸟在云边。 如今身畔浑无物,赢得虚堂一枕眠。 ==作者简介== '''郑侠'''(1041—1119),字介夫,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一生为民请命,做到了“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作品有《西塘集》,《[[西塘先生文集]]》等。<ref>[https://www.sohu.com/a/351840884_480286 【古贤福清】拿头作押为民请命的北宋直臣——郑侠 ] 搜狐网 2019-11-05 </ref> ==人物生平==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郑侠的父亲郑翚任江宁(今南京市)酒税监。由于父亲官卑职小,清廉正直,郑侠的弟妹又多,家庭生活是十分清贫的。郑侠的唯一出路就是矢志攻读,苦学成名。他曾赋诗道:“漏随书卷尽,春逐酒瓶开。”这正是他勤学生涯的写照。至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郑侠到父亲任所,读书于清凉寺。是时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素闻其才华出众,对他十分重视。不但邀请他相见,给予嘉勉慰藉,勉励他成为良材国士,还派学生杨骥到清凉寺陪伴郑侠读书。治平四年(1067年)郑侠在27岁时高中进士,授将作郎,秘书省校书郎。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视,担任参知政事(即宰相),实行变法。他立即提升郑侠为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司法参军,主管光州的民、刑案件,凡是光州所有疑案,一经郑侠审讯清楚上报。王安石全部按照郑侠的要求给予批复,郑侠感激地把王安石当作知己,一心要竭智尽忠,为国为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报答王安石的知遇之恩。 熙宁五年(1072年),郑侠任期满,入京述职时拜见王安石。当时,朝廷颁布用考试新法的办法选举人才,考中者可以越级升为京官。王安石让郑侠通过这个途径得到进用。郑侠目睹新法的弊端,不同意施行新法,就以不熟悉新法为借口婉辞拒绝。他曾多次谒见王安石,王安石向他查询所见所闻,他直陈王安石的青莆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以及在边境发动战争诸事在各州县施行过程中给人民造成扰害的弊端。王安石没有回答,语不投机半句多,郑侠离开后就不再去见他,但是依然屡次寄书信给王安石,陈述新法给人民造成的危害,希望他改弦更张。政见的歧异使得王安石对郑侠由青眼变成了白眼。郑侠不仅没得到应有的提升,反而被贬为京城安上门的监门小吏。[[王安石]]虽说不喜欢郑侠,但还是认为郑侠是个于国忠心耿耿的人才。还是想用他,他先是让其子王雱来告诉郑侠:国家为考选人才设置了修经局,王安石希望郑侠担任修经局检讨之职,后又让门客黎东美再次劝谕他。郑侠说,“我读书不多,不可能担任修经局检讨的要职。我是为增长才识,才执经求教于相君门下,但是相君讲话持论,莫不是以当官任职为先,这说明相君用来对街国士的礼法也太浅陋了。相君如果当真要提拔郑侠成就素志,那就请您取出郑侠所献的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让我无愧地得到进用,这不是更好吗?” 当时市易法公布,小民商贩皆以为苦,那些挑水、理发,卖粥、卖茶的小商小贩,不交税钱就不能营业。税收层层加码,有的货物税钱超过了本钱,小商贩甚至于以死抗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郑侠通过黎东美一一陈述,得到王安石的部分采纳,如小商小贩免征税,商人征税太重的,减税十分之七,其他则不予理会。郑侠不以自己官职低微为意,同样忠于职守、亲临城门巡查。<ref>[https://www.sohu.com/a/152003119_224540 【玉融史话】福清历史名人:“一拂先生”郑侠与晏几道! ] 搜狐网 2017-06-26 </ref> 从[[熙宁]]六年(1073年)至翌年三月一直没下雨,赤地千里,人民无以为生,常常是风起沙飞,天昏地暗,百姓扶老携幼,疲夫羸老塞道,忧愁困苦,身无完衣。各地地方官吏催逼灾民交还青苗法所贷本息,饥民情况好的买麦麦夫吃,差的只能以草根木实充饥,还要被加上锁械刑具负瓦揭木,卖产以偿还官钱,饥民离乡逃走的,不绝于道。郑侠知道王安石已经听不进逆耳忠言,于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画成《流民图》,写成《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朝廷罢除新法。奏疏送到阁门,不被接纳,只好假称秘密紧急边报,发马递直送银台司,呈给神宗皇帝,疏称:“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疏奏,神宗反复览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下令开封府发放免行钱,三司使查察市易法,司农发放常平仓粮,三卫上报熙河用兵之事,诸路上报人民流散原因,青苗、免役法暂停追索,方田,保甲法一起罢除,共采取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神宗又下《[[责躬诏]]》,求直言。恰巧,三日后大雨,“远近沾洽”。辅政大臣入内祝贺,神宗皇帝把郑侠所进的流民图及奏疏拿给他们看,同时责备他们的错误作法,他们都拜了两次以谢罪。 王安石只好上表请求去职。外边才知道神宗罢除新法根由,结果“群奸切齿”,就把郑侠交给御史台,“治其擅发马递罪”。吕惠卿、邓绾对皇帝说:“陛下数年以来,忘寐与食,成此美政,天下方被其赐,一旦用狂夫之言,罢废殆尽,岂不惜哉”新党包围着神宗痛哭流涕,神宗被说服,新法全部恢复。 郑侠见王安石离职后又推荐[[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再次上疏抨击,他选了唐朝的魏征、姚崇、宋璟、李林甫、卢杞的传记,画成两幅,名为“正直君子社稷之臣图”、“邪曲小人容悦之臣图”,认为当政的吕惠卿之流暗合林甫之流而反于崇、璟之辈;吕惠卿大怒,奏为“谤讪”之罪,编管汀州。郑侠行至太康,吕惠卿又罗织罪名,将其追回,“惠卿议致之死”,[[神宗皇帝]]说:“郑侠所说并非为了自己,他这样做既忠诚又可嘉,哪能深究?”于是将郑侠流放到英州。郑侠到贬所之后,住在一所将倒塌的僧屋中,英州人不分贫富贵贱都十分钦敬他,让子弟跟随他读书,为他建房居住。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皇帝赵煦登基,大赦天下,郑侠遇赦才得以回到福清。经苏轼、孙觉的联名推荐,被起用为泉州教授。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章惇等罗织文彦博等33人罪状,目为“元祐党人”,在政治上给予打击。这些人全部被贬斥放逐,郑侠再次被贬往英州,直至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崩,徽宗继位,追复33人被贬的官阶,郑侠始官复原职。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蔡京入朝为相,立元祐党人碑在政治上予以禁锢,郑侠名列第十五名,被罢职还乡,家居十二年,于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去世,终年79岁,埋葬于福清新丰里水南山(今福清城关南门外),有遣著《西塘先生集》传世。至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被追封为朝奉郎并以其孙郑嘉正为山阴尉,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朝廷赐其谥号为“介”。 <ref>[http://inews.ifeng.com/42820695/news.shtml?&back 宋代廉吏郑侠:曾作《流民图》批评王安石变法], 中新网 ,2014-12-29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临终作》郑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