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81.2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乾隆印跡》 的原始碼
←
《乾隆印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乾隆寶藪》.jpg|thumb|right| [https://s.zimedia.com.tw/s/3AJd55-1 原圖連結] [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3AJd55「圖片來源 Z.字媒體」] ]] '''《乾隆印跡》''' 清朝時代皇帝的印璽均有印譜。 《乾隆寶藪》中記錄了[[乾隆]]皇帝的印璽竟有1000餘方之多!<ref>[https://www.sohu.com/a/301786802_661596 搜狐- 乾隆印章大全,盡顯帝王風範!]</ref> 說到乾隆皇帝有多少印章,很多人可能會想起一張廣為流傳的《乾隆印跡》圖。 乾隆帝好詩、書、畫,作品極多,其作品多採用「御題」做題跋。[[紫禁城]]宮殿內絕大部份的匾額,楹聯,亦是出自其御筆。 ==乾隆印章大全,盡顯帝王風範== 乾隆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愛新覺羅氏,名[[弘曆]]。是清朝自入關以來的第四位皇帝,1735年10月18日—1796年2月9日在位,年號「乾隆」。 乾隆有在宮中收藏的名家書畫上題詩用印的嗜好,被認為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這種行為也破壞了原作品的藝術價值。 乾隆皇帝有不少的藏書印章,這些藏書印章很有特點,它們不僅個頭大,邊框粗,而且顯出十足的霸氣,藏書的哪裡顯眼,乾隆皇帝就把自己的藏書印章留在哪裡。<ref>[http://ir.lib.tut.edu.tw/wSite/PDFReader?xmlId=60006&fileName=1445567808994&format=pdf 台南應用科大學報 第32期 生活藝術類 -方寸天地–乾隆皇帝書畫鈢印之研究]</ref> [[File:乾清宮精鑒.jpg|thumb|right| [https://i2.kknews.cc/SIG=6obbf6/434s000356pqp38pp4s1.jpg 原圖連結]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x9knql.html「圖片來源」] ]] [[File:乾清宮精鑒一.jpg|thumb|right| [https://i1.kknews.cc/SIG=21fih56/434r00036qr6rpspo168.jpg 原圖連結]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x9knql.html「圖片來源 」] ]] ==「乾隆五璽」== 乾隆皇帝在皇宮里有一個藏書之處名叫「天祿琳琅」,是一座大殿,裡面藏書甚富。乾隆皇帝有很多藏書印章,號稱「乾隆五璽」。「天祿琳琅」是其中的一枚。<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ZFQCwAAQBAJ&pg=PT788&lpg=PT788&dq=%E4%B9%BE%E9%9A%86%E4%BA%94%E7%92%BD-%E4%B9%BE%E6%B8%85%E5%AE%AE%E7%B2%BE%E9%91%92&source=bl&ots=dFSdJE9a9g&sig=ACfU3U2OzMYOqnSskhBAm9up93cYehH-ow&hl=zh-TW&sa=X&ved=2ahUKEwi9gcbT9YDpAhUCat4KHYPzDdYQ6AEwBnoECAkQAQ#v=onepage&q=%E4%B9%BE%E9%9A%86%E4%BA%94%E7%92%BD-%E4%B9%BE%E6%B8%85%E5%AE%AE%E7%B2%BE%E9%91%92&f=false Google 圖書- 清稗類鈔 三: 歷代筆記叢編 ]</ref> 乾隆皇帝在最喜歡的宋版、元版書上都蓋了這些藏書印章,而且,乾隆皇帝還把當時「天祿琳琅」里藏的蓋有「乾隆五璽」印章的書印成了書目,加上後來的《天祿琳琅續目》,大概有300多種,共計數千冊之多,是自古以來天下宋版書之集大成者。<ref>[http://tech2.npm.edu.tw/sutra/web/water/w3-6-f.htm 緣起緣生 證聖言量 秘殿寶笈]</ref> ===青金石蹲龍紐「重華宮」璽=== 「重華宮」璽,清乾隆,青金石質,蹲龍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 面寬2cm,長3.4cm,通高5.8cm,紐高2.6cm。<ref>[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eal/233656.html 故宮博物院- 青金石蹲龍紐「重華宮」璽]</ref> 重華宮是乾隆帝為皇子時的居所,其十七歲成婚以後就一直居住於此。乾隆帝非常看重這處「勤聖學而談王道」的龍興之地,認為這裡是他「少而居之,長而習之,四十餘年之政皆由是而出之」的地方,該宮是乾隆帝極為重要的活動場所。 [[File:乾清宮.jpg|thumb|左| [https://i2.kknews.cc/SIG=3899jfe/43520001pro65o1q6s41.jpg 原圖連結] [https://i1.kknews.cc/SIG=2bh0fjh/434r00037015p66753s4.jpg「圖片來源 」] ]] [[File:乾清宮一.jpg|thumb|左| [https://i2.kknews.cc/SIG=1j9js47/434q00036ppsor7070p1.jpg 原圖連結] [https://i1.kknews.cc/SIG=2bh0fjh/434r00037015p66753s4.jpg「圖片來源 」] ]] ===乾清宮精鑒=== 「乾清宮寶」,清乾隆,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 面11.6cm見方,通高8.5cm,紐高4.4cm。附系黃色綬帶。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eal/233650.html 故宮博物院- 乾隆皇帝還有一些書藏在乾清宮、養心殿、壽寧宮、御書房,這些地方的藏書,乾隆皇帝總是加上「乾清宮精鑒」的藏書印章。<ref>[http://www.sssc.cn/a/20100712/127891783825724.shtml 盛世收藏- 故宮藏書畫中乾隆帝印璽鈐用考]</ref> [[File:養心殿寶.jpg|thumb|right| [https://i1.kknews.cc/SIG=13mta9q/434q00036p2nqq821716.jpg 原圖連結] [https://i1.kknews.cc/SIG=2bh0fjh/434r00037015p66753s4.jpg「圖片來源 」] ]] [[File:養心殿寶一.jpg|thumb|right| [https://i2.kknews.cc/SIG=14dlbm5/4353000146p634p42qrp.jpg 原圖連結] [https://i1.kknews.cc/SIG=2bh0fjh/434r00037015p66753s4.jpg「圖片來源 」] ]] ===養心殿寶=== 「養心殿寶」,清乾隆,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 面10.7cm見方,通高9.5cm,紐高4.6cm。附系黃色綬帶。<ref>[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eal/233653.html 故宮博物院 - 青玉交龍紐“養心殿寶”]</ref> 寶四周淺刻乾隆帝御製《養心殿銘》,綬帶上系黃簽,兩面寫有不同的文字,分別為「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常祿交養心殿寶一方,青玉」和「玉匠周文玉認看,廿一日」,為[[同治]]時期整理寶璽時所留。 [[養心殿]]位於後三宮西面,西六宮的南端,明代和清初都是皇帝活動的重要場所。[[康熙]]帝崩逝後,[[雍正]]帝在養心殿為其守孝,禮成後再未遷回乾清宮,而是以養心殿為皇帝寢宮,從此直到宣統帝,清朝共有八位皇帝居住於養心殿,使這裡成為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召見臣工和寢興之所。其東暖閣曾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同樣是在這裡,[[宣統]]帝秉承隆裕皇太后的旨意,宣布退位,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 對於續編的「寶笈」之類的藏書,乾隆皇帝則加上「石渠定鑒」、「寶笈重編」這兩個藏書印章,偶爾也有用「石渠繼鑒」這個藏書印章的。 乾隆皇帝還有「文淵閣寶」、「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寶」、「古稀天子」、「文源閣寶」等藏書印章,文淵閣新藏的《四庫全書》,乾隆皇帝在每冊前後都留下了「文淵閣寶」和「乾隆御覽之寶」的藏書印章。 [[File:文淵閣寶.jpg|thumb|左| [https://i2.kknews.cc/SIG=2lgo0fi/435000034r883073p85p.jpg 原圖連結]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x9knql.html「圖片來源 」] ]] [[File:文淵閣寶一.jpg|thumb|左| [https://i1.kknews.cc/SIG=3d87iat/434s00035880766r9rqo.jpg 原圖連結]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x9knql.html「圖片來源 」] ]] ===青玉交龍紐「文淵閣寶」=== 「文淵閣寶」,清乾隆,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篆書。 面12.7cm見方,通高9.5cm,紐高4.9cm。附系黃色綬帶。 <ref>[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eal/233651.html 故宮博物院- 青玉交龍紐「文淵閣寶」 ]</ref> 文源閣藏書六萬卷,裝潢經、史、子、集,以不同的顏色別之,仿照隋、唐藏書舊制。 乾隆皇帝在這裡藏書的每卷的卷首各留下了「文源閣寶」和「古稀天子」的藏書印章。 [[File:三希堂精鑒璽.jpg|thumb|right| [https://i2.kknews.cc/SIG=22nldgl/434q00036qp58021qp8n.jpg 原圖連結]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x9knql.html「圖片來源 」] ]] [[File:三希堂精鑒璽一.jpg|thumb|right| [https://i2.kknews.cc/SIG=8qolpl/435300014865178opn05.jpg 原圖連結]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x9knql.html「圖片來源 」] ]] [[File:宜子孫.jpg|thumb|左| [https://i2.kknews.cc/SIG=8qolpl/435300014865178opn05.jpg 原圖連結] [https://i1.kknews.cc/SIG=2bh0fjh/434r00037015p66753s4.jpg「圖片來源 」] ]] ===「三希堂精鑒璽」組璽=== 「三希堂精鑒璽」組璽,清乾隆,二方一組。 「三希堂精鑒璽」,青玉質,螭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2cm,長4cm,通高1.9cm,紐高1cm。 「宜子孫」,漢玉質,瓦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2.5cm見方,通高1.5cm,紐高0.8cm。<ref>[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eal/233650.html 故宮博物院 -三希堂精鑒璽 - 組璽 ]</ref> 此二璽是乾隆著帝名的鑑賞類印章,二璽相互配套使用,共貯於紫檀木圭璧式匣內。匣蓋兩端錯金圓雙龍捧乾卦和方雙龍捧「隆」字璽,四周淺浮雕「天保九如」圖案,底錯銀「乾隆御用」四字。同匣裝有青玉圓形印泥盒。 三希堂,在紫禁城內養心殿西暖閣,因這裡藏有稀世之珍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ref>[https://blog.xuite.net/sep0901/learn/52522286-%E5%A4%A9%E4%B8%8B%E7%84%A1%E9%9B%99%EF%BC%8C%E5%8F%A4%E4%BB%8A%E9%AE%AE%E5%B0%8D%E2%94%80%E2%94%80%E7%8E%8B%E7%BE%B2%E4%B9%8B%E5%BF%AB%E9%9B%AA%E6%99%82%E6%99%B4 故宮國寶說三道四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ref>[[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ref>[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handwriting/228199.html 故宮博物院 -《伯遠帖》,晉,王珣書,紙本,行書,5行共47字,縱25.1厘米,橫17.2厘米。]</ref> 而得名。 二璽主要鈐蓋於《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的書畫作品之上,具體使用情況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初、續編的「凡例」中有明確說明。如《石渠寶笈》初編,凡書畫分貯乾清宮、養心殿、重華宮、御書房四處,俱各用鑑藏璽以別之,又“石渠寶笈”、“乾隆御覽之寶”二璽,冊、卷、軸皆同。上等者則蓋以“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三璽。而《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續編入選者,則鈐用“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秘殿珠林”或“石渠寶笈”、“秘殿新編”或“珠林重定”、“石渠寶鑑”或“寶笈重編”。 這兩方璽在鈐蓋時的位置也基本固定,一般都在作品的右下方, 且「三希堂精鑒璽」在上,「宜子孫」璽在下。 ==參考資料==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Category:歷史事件]]
返回「
《乾隆印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