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17.16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五馬圖》宋 李公麟 的原始碼
←
《五馬圖》宋 李公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五馬圖》.jpg|thumb|right|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nbot-pub.ws.126.net%2Fde4e76bbacb6b05381189ed70f398445.jpg&thumbnail=690x2147483647&quality=75&type=jpg 原圖連結] [https://c.m.163.com/news/a/CGC6K3S30514D0JV.html?spss=newsapp「 圖片來源網易新網」] ]] '''《五馬圖》宋 李公麟''' 《五馬圖卷》描繪的是自西域進貢至北宋[[宮廷]]的五匹名馬,以及各執馬轡的奚官或圉人;畫中的馬匹們以交叉前腿或開腿邁步的姿態交相登場,全卷的畫面呈現著一列正徐行前進的隊伍動態。 題簽可見「李公麟五馬圖」六字,引首書有乾隆皇帝御題。 畫面從卷首開始分別描繪鳳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無名馬(滿川花)五馬,皆為雄馬,均是屬國[[貢品]],分屬宋廷左麒麟院和左天駰監。拖尾有黃庭堅、曾紆跋文。一匹馬與一牽馬人物為一組, 五匹馬體格健壯,雖毛色不一,姿態各異,但顯得馴養有素,極其溫順。五個奚官則因身份不同,或驕橫,或氣盛,或謹慎,或老成,舉手投足,無不恰如其分。 ===《五馬圖》流失=== 清宮留下的《外借字畫浮記簿》可知,早在1920年下半年開始,就有包括《五馬圖》《徽宗臨古》《燕文貴秋山蕭寺》等在內的宮中藏畫被多次借出宮外,主要借主就是陳寶琛,而且當時宮內出借手續及記載過於粗略馬虎,也不排除借出不入帳甚或不歸還的情況,加上目前所見之清室遺留書畫目錄等並非完整,故具體情況已無從稽考。不過,這幅《五馬圖》最終還是留下收回記錄,即辛酉「十二月初四日收回」(即公歷1922年1月1日,《外借字畫浮記簿》)。 那麼,這幅畫卷是怎麼流出宮外的呢?查《賞溥傑書畫單》,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初七賞溥傑」欄內,「李公麟五馬圖」赫然在列。也就是說,該畫卷在收回後還不滿一年,就以「賞溥傑」名目被轉移出來。而且就在十一月初七(12月24日)這一天,竟有25件名畫下賜溥傑。溥儀就是以這種巧妙的「賞賜」方式,在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內,將一千餘件唐宋元明清五朝貴重字畫轉移到宮外,從而導致國寶散逸,至堪痛惜。 後來這些被巧妙轉移出來的書畫等[[文物]],由溥傑、溥佳等通過各種關係偷偷運往[[天津]]租界。故1924年溥儀出宮暫避日本使館後,又悄悄潛入天津租界,從此過起多年還算體面的「小朝廷」生活。當然,為支付龐大開銷,部分被轉運過來的書畫等文物也成了變賣對象。《五馬圖》就是溥儀居天津期間流失出去的書畫名品之一。 <ref>[https://ek21.com/news/3/97969/ 尋夢新聞>歷史張明傑:傳世名畫李公麟《五馬圖》為何會流失日本?]</ref> ==畫家李公麟生平== [[李公麟]](1045-1106年),字伯時,安徽桐城人,宋代畫家。 好古博學,喜藏鐘鼎古器及書畫。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中進士,官至朝奉郎。晚年患風濕病,元符三年(1100)告病辭歸,退休住在家鄉安徽舒城自己的莊園“龍眠山莊”,自稱“龍眠居士”,在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去世。 <ref>[https://c.m.163.com/news/a/CGC6K3S30514D0JV.html?spss=newsapp 簡易新聞>宋·李公麟《五馬圖》]</ref> 李公麟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官居京師十年,與蘇軾、黃庭堅、米芾、王詵等人交好,常一起吟詩作畫、談禪論道,風流一時。 《五馬圖》是傳世中最可信的李公麟真蹟之一,雖然本幅上並無他的屬跋和印記,但卻有黃庭堅的箋題和後跋。 ==《五馬圖》賞析== 【賞析一】 作者描繪名馬胸椎與腰椎起伏流暢的曲線、與之相互呼應的腹部、隆起的胸部、緊繃的臀部等處的線條表現之間各有細微的差異,成功顯現了馬身各部位彈性略有相異的特徵,並塑造出馬身的量感; 其筆下的線條優美流暢,且既能表現仿佛正在飄動的馬鬃,也能表現濃密簇生的馬尾,刻畫物體質感的技法可謂十分高超。 畫面上的各個人物特徵基本以細筆描繪而成,乍看之下整體予人僅施以淡彩或純以水墨繪成的印象,但人物、馬匹周身多處可見數種淡色敷染之跡,其表現顯然超越了白描的範疇。 真跡畫面色彩時與水墨塊面、線條重合,生成複雜的色調變化,令人驚嘆於作者畫技之高妙。畫作的筆法、色彩運用等種種皆帶給觀者前所未有的驚奇體驗,其表現超越目前為止我們對北宋繪畫的理解,足以顛覆既有的畫史觀。 仔細看,很多部分不是一個顏色,是好幾種顏色。 <ref>[https://read01.com/zh-tw/L2NMM34.html#.XqqsD6gzY2w 壹讀>日本學者板倉聖哲談宋代李公麟《五馬圖卷》真跡現身始末]</ref> 【賞析二】 《五馬圖》以白描的手法畫了五匹西域進貢給北宋朝廷的駿馬,各由一名奚官牽引。畫中無作者款印,前4馬後,各有黃庭堅簽題的馬名、產地、年歲、尺寸,卷末有黃庭堅「李公麟作」題跋。這些由西域諸國進貢的駿馬,馬名依序是「風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第五匹馬佚名,經考證可能為「滿川花」。五位奚官前三人為西域裝束,後兩人為漢人。 此畫中的馬及牽馬人,均是[[畫家]]根據真實對象寫生創作的。前三位控馬者為西域少數民族的形象和裝束,姿態各異,無一雷同,其精神氣質亦微有差異,有飽經鳳霜、謹小慎微者;有年輕氣盛、執韁闊步者;有身穿宮服、氣度驕橫者。五匹毛色狀貌各不相同的馬。或靜止,或緩步徐行,比例準確,神完氣足。但性情都溫順平和,以示已被調教馴服。 畫家用純熟的白描技法,把盛行於[[唐代]]吳道子時代的「白畫」發展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畫種——白描,這幅畫就是確立這一畫種的標誌。畫家在白描的基礎上微施淡墨渲染,輔佐了線描的表現力,使藝術效果更為完善,體現了文人畫注重簡約、儒雅和淡泊的審美觀。自此之後,幾乎所有的白描人馬畫無不源出於李公麟的白描藝術。 《五馬圖》對後世影響甚大,成為後世畫鞍馬人物的最佳範本,後人推其為「宋畫第一」。 ==傳世作品== 《五馬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臨韋偃牧放圖》卷。 《維摩演教圖》藏故宮博物院。 《赤壁圖》 《蜀川勝概圖》 《蓮社圖》軸(南宋摹本)藏南京博物院。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05450102ymrm.html 微博>北宋李公麟《五馬圖》台北故宮博物院]</ref> ==收藏== 《五馬圖》紙本,墨筆,縱長29.3厘米,橫寬225厘米。 現收藏於日本東京博物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院。 ===宋代李公麟《五馬圖卷》重現人間=== 2018年12月19日下午,流傳千年的神物宋代李公麟《五馬圖卷》重現人間,即將在東京展出,震動全球中國藝術界。 自民國初年溥儀盜運出宮後,《五馬圖》近80年沒有公開展出過,民國時期流入日本,一直被秘藏,二戰後甚至被宣稱已毀於戰火。幾十年來,大家只能通過故宮博物院藏的珂羅版來了解其貌。 但今年年初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覽中,《五馬圖》出現在了展覽的第五章“顏真卿在宋代的評價——尊敬人道和摸索理念”中,令業內人士大為振奮!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70479978 知乎>“宋畫第一人”李公麟《五馬圖》高清全圖欣賞]</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五代十国时期画家]] [[Category:940 繪畫總論]]
返回「
《五馬圖》宋 李公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