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70.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国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的原始碼
←
《国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国语111.jpg| thumb|350px|right|[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0206%2F7988eca6feab48a5a5febd1a3926615a.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33266202&t=e5de04095c8b28b5114579fcf93d3b66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90%9C%E7%8B%90%E7%BD%91%E5%9B%BD%E8%AF%AD&step_word=&hs=0&pn=5&spn=0&di=550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82802337%2C113106401&os=1245581633%2C419187034&simid=3433248051%2C191423598&adpicid=0&lpn=0&ln=1828&fr=&fmq=163067397227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0206%2F7988eca6feab48a5a5febd1a3926615a.jpeg%26refer%3D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33266202%26t%3De5de04095c8b28b5114579fcf93d3b66&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jtk5_z%26e3Bv54AzdH3FgAzdH3F%25El%25bE%25B9%25Em%25bb%25Aa%25Ec%25lF%25bDojsstjf&gsm=9&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图片来网]]] '''《国语》'''是春秋时期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的国别史。又名 《春秋外传》、《左氏外传》。汉司马迁曾说: “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一般因以认为本书的作者是左丘明。但本书实成书于战国时代。魏襄王时(前318-前296)仍有人厘订。东汉郑众、贾逵、三国吴虞翻、唐固、韦昭等俱为本书训释注解,但除韦注外,余多失传。晋太康间汲郡魏襄王墓出土竹书,其中有《国语》3篇。唐以来,学者或疑本书是伪作。今文经学派径指今本《国语》为西汉末刘歆窜改之书。清代以来,继为本书考注的有董斯坦、汪远孙、黄丕烈、陈瑑、王鸣盛、俞樾、吴曾祺、洪亮吉、徐元诰等。其中以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徐元诰《国语集解》较流行。韦昭注本是本书的通行本,有宋刻明道本和公序本。明清均有翻刻,今有士礼居覆宋本。《四部备要》、《四部丛刊》均收。1911年商务印书馆铅印吴曾祺补正本。1936年中华书局刊徐元诰集解本。1978年和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两度出校点本。 <ref>[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8053.html- 可可诗词网]</ref> 本书今本共21卷。卷1—3是《周语》、卷4—5是[[《鲁语》]]、卷6是 [[《齐语》]]、卷7—15是 [[《晋语》]]、卷16是《郑语》、卷17—18是《楚语》、卷19是《吴语》、卷20—21是《越语》。计196(或称233)条目、7万余字。 == 《国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 本书内容主要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间 (约前967—前453)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记事起自西周穆王征犬戎,迄于晋国韩赵魏共灭智氏。除《周语》、《郑语》稍涉西周事外,余皆不出春秋时期。本书历来与《左传》相提并论,其记事略于原委、详于言论,着重记载齐、晋、楚、吴、越五国霸业的兴衰,于晋事特详。对当时各国政治、军事、经济、制度、风俗亦有记述。所记言论不仅再现各国议政决策、外交斡旋等情况,亦生动地表现历史人物的思想风貌和言论才智。对照 《左传》,本书记述事件虽多与《左传》相同,但亦多出94条,且记事早246年。故本书是与 《左传》互为参证的先秦史著作。 本书创分国记事体例,以“国”分类,以“语”为主。反映了著作者的历史视野,既关注春秋间各个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历史事实,也关注不同地区政治力量的消长在人们中间的不同感受和不同议论。本书与《左传》似有“记言”与 “记事”的分工,亦暗合于文献所记周代史官制度。本书还展示了历史的横断面,其内容与形式均可与编年体史著互为补充,故对后世史籍编纂有很大的影响。但本书亦受体例的限制,取材零散,重记言论,于春秋史事颇有挂漏。 自汉以来,《国语》书受到训释家的重视。三国吴韦昭《国语解》是现存的最早的注本。韦注并收郑众、贾逵等的训释,故以后众本均以韦注并行付梓。清代注本以洪亮吉、汪远孙的两种注本为佳注。近人吴曾祺、徐元诰的两种注本俱对本书及韦注重加校释,均为前人研究成果的集成之作。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二度校点本书,对原书条目依内容加上标题,是通行本中唯一加标点的本子。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ref>[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8053.html- 可可诗词网]</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国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