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65.20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五代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的原始碼
←
《新五代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新五代史111.jpg|thumb|350px|right|[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304%2F534cd8f4j00q6nx5u001cc000dw00bem.jpg&refer=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34035120&t=dbd71003648b386835e51e16c51a9c59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96%B0%E4%BA%94%E4%BB%A3%E5%8F%B2&step_word=&hs=0&pn=0&spn=0&di=196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911518132%2C3773818142&os=3731892433%2C973473843&simid=3363155857%2C253979652&adpicid=0&lpn=0&ln=1516&fr=&fmq=1631442862975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304%2F534cd8f4j00q6nx5u001cc000dw00bem.jpg%26refer%3D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34035120%26t%3Ddbd71003648b386835e51e16c51a9c59&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1y_z%26e3B8mn_z%26e3Bv54AzdH3FedAzdH3Fw6ptvsjAzdH3F1jpwtsAzdH3FFmTdOMI0ac9nAZR8_z%26e3Bip4s&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图片来网]]] '''《新五代史》'''是纪传体的五代史,原称 《五代史记》,又称 《五代新史》,世称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著。主要版本有南宋庆元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万历间南、北监刻的 《二十一史》本;毛晋汲古阁刻的 《十七史本》,清乾隆间武英殿刻的《二十四史》本;国治时崇文书局刊行本;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点校本。<ref>[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8122.html - 可可诗词网]</ref>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 (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史学家,天圣中进士,任西京推官,转太常丞,知谏院。因拥赞范仲淹推行新政,事败后出知滁州,徒扬,颍二州,留守南京。至和初,入为翰林学士,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旋迁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晚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早年有志于史学,因对薛居正《五代史》不满,而予以改作,约于景祐三年 (1036) 开始编著,于皇祐五年(1053)基本完成。庆历中,出任《新唐书》刊修官。他博学多产,经学著作有[[《诗本义》]]、[[《易童子问》]]、[[《春秋论》]]等,金石方面编有 《集古录》,收集历代石刻跋尾400余篇; 文学作品极有造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编有 《欧阳文忠公文集》。 本书74卷,主要记述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至周恭帝显德七年(960) 54年间的梁、唐、晋、汉、周五代历史。分为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10卷,十国世家年谱1卷,四夷附录3卷六大部分。 == 《新五代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 本纪:记述五代13帝。卷1至卷3记后梁2帝;卷4至卷7记后唐4帝;卷8至卷9记后晋2帝;卷10记后汉2帝;卷11至卷12记后周3帝。本书的帝纪部分与 《旧五代史》 不同,它没有把各朝诸帝分列于各《书》之中,而是将各纪串成一气,组成本纪。在唐纪中,它取消了李克用的本纪,而只记正式称帝者。列传:亦将原来分系于各《书》中的传全归并于一体,从而形成了全部是类传的效果。其名目有家人、梁臣、唐臣、晋臣、汉臣、周臣、死节、死事、一行、唐六臣、义儿、伶官、宦者、杂传14种。《家人传》即旧史后妃、宗室2传的合传。《死节传》记舍生取义的烈士。《死事传》记以死效君者,《一行传》 记孝悌者和隐士。《唐六臣传》记唐末6个有高节的大臣。《义儿传》记李克用的8个义子。《伶官传》记与政事相关的伶人。《宦者传》仅记2个宦官。《杂传》记诸雄与社会名流。考: 即前史中的志,仅司天、职方2目,前者谈天文,后者论地理。世家: 仿《史记》例,记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十国政权。十国世家年谱:即表,按五代纪年,简列十国政权首领登位、改元、亡卒等主要事迹。四夷附录:记契丹、奚、吐谷浑、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及邻国事。 《新五代史》是自唐初设馆修史之后,直到清末所修的正史中唯一私撰的著作。它是欧阳修多年心血的结晶。在历代学者的眼光中,它的地位在旧史之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欧阳永叔以薛居正史繁猥失实,重加修定,藏于家。永叔殁后,朝廷闻之,取以付国子监刊行,国史称其可以继班固、刘向,人不以为过。”本书的修撰宗旨,在于订正薛史谬误,或删繁就简,或详其所略,以整齐五代史的体系,所用的资料主要是依据薛史,兼采《五代通鉴》、《五代会要》、《唐余录》、《九国志》、《北梦琐言》、《五代史补》及笔记小说等。它将旧史本纪61卷约束为12卷,但增加了各族及割据政权向中原五朝进贡等资料; 周世宗8百余字的毁佛诏文删略为十几字;在薛史中过于简单的赵在礼、孔谦、史建瑭、王晏球、安重诲、苏逢吉等传,在本书中都得到了补充; 少数民族及邻国传在旧史中仅作一般叙述,本书特辟为《四夷附录》,添进了不少新的内容,契丹传据胡峤《陷虏记》材料尤为可贵。旧史记十国仅2卷,而本书扩展为11卷,以 《世家》 与 《年谱》相配,使人一目了然,赵翼说: “欧史虽多据薛史旧本,然采证极博,不专恃薛本也。……欧史博采群言,旁参互证,则真伪见而是非得其真,故所书事实,所记月日,多有与旧史不合者,卷帙虽不及薛史之半,而订正之功倍之,文直事核,所以称良史也。”(《廿二史札记》)从形式上看,司马迁所开创的纪、传、表、志,本书均具备。如他以五代制度无所取,将志改为考,虽唯列《司天考》《职方考》2目,但王鸣盛认为:“此考虽简略,然提纲挈领,洗眉刷目。“(《十七史商榷》)本书注重“春秋笔法”,褒贬不直言其事,而是通过一二个特殊的字来表达其意思,如同级政权作战谓“攻”,大国打小国谓 “伐”,天子上阵谓 “征”,无罪见杀谓“杀”,有罪被杀谓“伏诛”等等。此外,作者还开列了许多新传,以表示他的史学观点。 本书初版后,作者外甥徐无党即为之作注,旨在解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未作史实考订与字音训诂,故无多大可取之处。宋吴缜撰《五代史纂误》,专门驳正本书中的舛误,该书已佚,今本是据《永乐大典》的辑本,所录计114事。清杨陆荣撰《五代史志疑》以欧史本书名篇互相校勘,析疑摘谬。吴兰庭撰《五代史记纂误补》,他在校订武英殿本《五代史》时,对吴缜书的辑本进行校勘,同时补入他所见资料。周寿昌撰《五代史记纂误补续》,再补订18条史实。彭元瑞、刘凤诰撰《新五代史补注》,仿《三国志》裴注,兼采《旧五代史》、《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北梦琐言》、《五代史补》及宋人文集270多种,分注于本书各条之下,形成了一部五代史史料的汇编。<ref> [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8122.html- 可可诗词网]</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新五代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