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38.6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一座山,两座坟(275) 赵阳 的原始碼
←
一座山,两座坟(275) 赵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重定向 [[一座山,两座坟(赵阳)]]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一座山,两座坟 '''<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054281/pexels-photo-13054281.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一座山,两座坟》'''是[[中国]]当代作家赵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座山,两座坟=== 01 远涧自倾曲,石溆复戋戋。 含珠岸恒翠,怀玉浪多圆。 竦峰时吐月,密树不开天。 瑶函尽玄秘,金检上奇篇。 是有琴高者,凌波去水仙。 ——南朝·吴均《登八公山》 八公山,地处寿县古城北端,方圆128平方公里,由47座山峰叠嶂而成,清泉密布,景致绝美,诗人李白、苏轼、欧阳修、刘禹锡、韦应物等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南朝[[文学]]家吴均赞其是“峻极之山,蓄圣表仙”。 站在主峰四顶山上远远望去,八公山含阳藏雾,逶迤错峙,就像一头匍匐于地面的健壮牯牛,那伸向淮河的两个大古堆,成为大牯牛的两只犄角。一湾淮水,似白练迎风飘摆,被犄角轻轻一挑,荡然开去。 两只犄角,两个大古堆,一北一南,分属赵大将军廉颇墓和汉淮南王刘安墓。 一文一武,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代表人物,殊途同归,最后都长眠于淮河岸边的八公山麓。 02 气吞六国扫群雄,能使相如拜下风。 百战边关摧劲敌,千秋日月照孤忠。 老成持重兵容肃,权佞交谗计划空。 今日荒坟凭吊处,摩挲青史蔚丰功。 ——清·王佩兰《廉颇墓》 廉颇墓掩映在一片红白相间、生机无限的桃梨丛中,封土周长约300米,高20来米,因山势而建。墓前有碑,上题“赵大将军廉颇之墓”,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乃寿州狂草大师司徒越先生书。正是仲春时节,万亩果园梨花飘雪,树冠恰似朵朵蘑菇云,花浪相叠簇拥成海,澎湃汹涌。城里赶来赏花踏春的姑娘小伙成群结队,小鹿般穿行于墓前墓后,红的衣,绿的衫,飘逸的头发,跳动的身影,不觉中也成了花中的景。几位耄耋老人聚在廉颇墓前,效古人吟诗唱和:“寿域梨花香雪海,江南花早近淮开。墓前诗会群英集,座上村夫夸楚才(方均平《咏梨花诗会》)。”一代名将廉颇墓,因了桃梨的[[装扮]],成了游客踏青游春的首选。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将军。太史公《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他对蔺相如由不屑一顾到“负荆请罪”,两人结下刎颈之交。长平之役,廉颇率军坚壁固守三年,使秦兵师老无功。后秦用反奸计,使赵国以赵括代替廉颇,赵军大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廉颇再次领兵,大破燕军,受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廉颇受奸臣谗言,获罪奔魏国。后赵国被秦兵围困,欲重新启用廉颇,派使者往魏国接请。廉颇也[[思念]]家乡,欲回国报效尽力。当着使者的面,廉颇吃掉一斗米的饭和十斤肉,披甲提刀,策马扬鞭,豪情满怀,壮同激烈,英武之气不减当年。然使者为廉颇仇人所用,回来后在赵王面前讥谤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导致廉颇成为弃子。此事被楚国知道了,楚考烈王暗地里派人将之接迎至楚,但仍没得到重用,郁郁寡欢,客死寿春。 寿州民间有谚:“从寿州,到河南,十八廉颇墓到凤台。”[[传说]]沿八公山临淮处有十八座廉颇墓,是他的十八位夫人堆筑的。在他出殡那一天,共有十八副棺木同时下葬,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墓,其余都是衣冠冢。安排疑冢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后人盗墓。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无据可考,“廉颇流落到楚国,并未得到重用,出殡时哪会有那么大的排场?想必也没有那么多的金银财宝陪葬,何劳十八位夫人兴师动众?(罗会祥《梨花丛中吊廉颇》)”老百姓之所以如此传诵,无非是表达对英雄的追慕而已。《史记·正义》明确记载:“廉颇墓在寿州寿春县北。”《太平环宇记》引《古今冢墓记》更将具体方位标注明了:“廉颇葬于肥陵牛麓。”“肥陵”,八公山古名,也称淮山、北山、紫金山;“牛麓”,即八公山中廉颇墓紧依的放牛山。 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盛传各类人文典故,也是众多传说的发源地。围绕廉颇墓,还衍生出一则关于盗墓贼的故事。传说[[民国]]时期,有一盗墓贼将墓挖开一个小洞,忽听墓内怒吼如雷,撼天动地,盗墓贼吓得拔腿就跑,只摸得墓里一枚锄头。这枚锄头,应是古时盗墓贼盗墓时留下,不想今日亦成为文物。附近村里还传说,每每月白风清之夜,古墓中总会传来缕缕古琴之声,悠扬婉转,如歌如诉,仿佛是老将军在借琴声抒发重上战场的渴望,表达对故国的深沉思念。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稼轩借《京口北固亭怀古》所发之悲叹,与乡野传说如出一辙,何曾相似耳! 八公山“南参差望越,北逦迤而怀燕”,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人得之,则中原失其屏障,北人得之,则江南失其咽喉。”廉颇踌躇满志来到这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结果所有的[[希望]]变成失望,英雄难遇明君,将军难上战场,郁积在胸中的怨愤,更对何人说? 廉颇长眠于八公山麓,600年后终于等来一场好戏,东晋谢安对垒前秦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就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淝水之战”,南北统一由此推后200年。我曾作奇想,如果廉颇犹在,翻身跃起参战,他会加入南北哪支队伍?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写? 历史从来没有假设,但总是充满戏剧性。时光一逾千年,廉颇墓深陷花海,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墓前广场被辟成“梨园大[[舞台]]”,一年一度的“梨花诗会”影响力逐年扩大,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已成为地方[[文化]]的一张靓丽品牌。“天降云霞岭采芬,肥陵有幸恃将军。英灵长在山河壮,遥望古城夕照曛(哈余庆《谒廉颇墓》)”,老先生在台上口吐莲花,抑扬顿挫,激情飞扬,赢得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廉颇地下有知,会不会也心痒起身,和上一曲? 03 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 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宋·王安石《八公山》 诗篇说的是汉淮南王刘安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刘安受封淮南王后,为求长生不老 ,招集方士数千人,聚在八公山上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一天,天上出现八朵祥云,每朵云上都站着一位鹤发眉须的老人,笑盈盈地落在山下,求见刘安。门吏见是八个白胡子老人,怠慢有加,不愿通报。八公大笑,顷刻变成童子,角髻青丝,面如桃花。门吏大惊,赶忙禀报。刘安顾不上穿鞋,赤脚出迎。八公留下后,与刘安登山修道炼丹。过了些日子,仙丹炼成了,八位神仙飘然上了天。刘安吃了仙丹,觉得身子[[轻松]]了许多,便也飘然成仙上天。余药在器,鸡犬舐食,尽得升天,出现了“鸡鸣天上,犬吠云中”的奇观,由此产生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犬皆仙”、“淮南鸡犬”等成语典故。 刘安何许人也?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厉王刘长的儿子,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在寿春度过了42年的王侯生涯。刘安是一位开明的封国王侯,他博雅好古,求贤若渴,收容门客多达数千人,其中佼佼者有八人,号称“八公”。刘安都寿春期间,与门客集体编写了《淮南子》一书,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论儒、法、阴阳及诸子学说,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民俗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做出惊人贡献。《淮南子》中第一次编定二十四节气,发明天干地支的纪年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文学成就上,《淮南子》是我国神话故事之集大成者,如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四大神话传说,均出自《淮南子》,史家称其是“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巨著。刘安的文学造诣很深,司马迁称其“才思敏捷,善为文辞”,据说,武帝即位后,一次命其仿离骚体作赋,他日出奉诏,早饭后即完稿复命。刘安还是为《楚辞·离骚》作注的第一人。他喜欢舞乐,尤爱欣赏富于节奏感的舞乐,依照王充《论衡》中描写的“淮南舞”姿韵,有人推论如今流传于江淮之间的“花鼓灯”舞蹈,与刘安酷爱的淮南舞有一定[[渊源]]。 刘安还是豆腐的发明者。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素食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诗末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当地传说,刘安幽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炉,炼仙丹以求寿。他们取山泉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石膏类物质接触,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尝起来还很鲜美,于是人们给它起名“黎祁”(谐“离奇”音),后又改名“菽乳”、“来其”,至五代时始称“豆腐”。现在,刘安墓前还立有一块“豆腐发祥地”的石碑。 且慢!刘安不是吃了仙丹羽化成仙了?怎么会有刘安墓?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刘安是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的拥戴者和实践者,为此他组织门客精心编著了《淮南子》,进献给汉武帝刘彻后,一度曾引起高度重视。但当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出现后,很快博取了锐意求新的年轻汉武帝的欢心。政治理念上的分歧,使得汉武帝疏远刘安成为必然。“屋漏偏逢连阴雨”,“八公”中有个叫雷被的剑客,在一次与淮南王太子刘迁的比剑中,失手击伤了刘迁,被免了职。雷被心怀怨恨,索性逃到长安状告刘安。正忙着“削藩”的汉武帝求之不得,顺水推舟剥夺了刘安的封地。祸不单行,刘安的大儿子刘不害,平时不为刘安所喜爱,太子刘迁也看不起他。刘不害的儿子刘建十分不满,遂赴长安检举刘迁恶行。汉武帝派人办案,祸起萧墙,款款罪证最终都安在刘安头上,认定其“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兵围剿寿春,刘安自知罪不可赦,自刎而死,王后、王子、门客、亲属等尽被斩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淮南狱”,《史记》、《汉书》均有记载。 刘安墓背依青山,南眺淝水,西望淮河,松柏环抱,玉兰飘香,呈现出一派王者气象。淝、淮两河在墓前西北角交汇,浩浩荡荡流向远方,阳光下波光粼粼,金光灿灿。东北面的四顶山峰峦多姿,林木葱郁,亭台楼阁隐现其间。细看,墓身呈覆斗型,周长约120米,上面长满刺槐、梧桐、乌桕等乡土树种,四周筑有高约1米的青石护土墙,墓前立有清代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写的“汉淮南王墓”碑刻,为国家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据说,1938年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奉命驻防寿县时,成功盗掘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后,目光又盯上刘安墓,组织工兵试挖,剖开地皮后发现,墓体均是由青一色巨石筑砌,石缝紧密,用糯米汁和石灰浇灌,厚不可测,无从下手。从墓体向周边扩展数十米,仍找不见墓门,盗掘行为只好草草收场,无功而返。 刘安墓旁边,就是久负盛名的豆腐村。每日里,前来体验豆腐制作和品尝[[豆腐]]宴的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任由刘安博学多能,恐怕也料不到当年他的无意之举,竟让八公山成为天下闻名的“素食圣地”,豆腐村家家户户依靠制作、烹饪豆腐菜肴发家致富。怪不得刘安墓香火如此旺盛,当地老百姓都把他作为神仙供奉! 04 染尽丹霞淝岸枫,探幽寻趣北山中。 书生潇洒吟吴韵,野老从容话楚风。 才向涌泉怀谢相,又登青冢吊廉公。 欲知故郢千年事,煮酒听君解昧蒙。 ——孙世观《携友游八公山》 一座山,两座坟。 两个人,一个渴望披挂上阵,一身本领反屡遭冷落,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于寂寥[[孤独]]中徒唤奈何,抱憾而终;一个心往清静,存志无为,致力于长生不老却祸事绵绵,不仅自己身首异处还株连九族。现实面前,无论将军还是王侯,其实都不过是一粒小小的草芥。 可也正是这两个人、这两座坟,使八公山骄傲地进入公共语汇系统,“漫山成语典故,遍地故事传说”, 从此成为一座人文之山,山因人而名,人因山更名。特别是近年来,当地巧借历史渊源做好文化和旅游文章,让沉睡千年的廉颇和刘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力,一块块如诗如画的景区景点被开发出来,一处处耐品耐读的古迹[[遗址]]被发掘出来,一段段唯妙唯肖的传说[[故事]]被整理出来,八公山成为游客们心驰神往的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一文一武两位名流的高大形象,又在人们眼前鲜活起来。<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赵阳,[[安徽]]寿县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一座山,两座坟(275) 赵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