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31.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丁丁腔 的原始碼
←
丁丁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丁丁腔</big> ''' |- | [[File:丁丁腔.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丁丁腔 原名;太平歌 地区;徐州 分类;戏曲种类 |} '''"丁丁腔"''', 始称"太平歌",是[[徐州]]特有的戏曲种类。17世纪后半叶兴起于[[利国]]镇一带,后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广为流传。<ref>[http://wm.jschina.com.cn/9655/201207/t1037898.shtml 徐州市铜山丁丁腔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江苏网 2012-07-11 </ref> 丁丁腔,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徐州独有剧种,因内容多为祈福也被称为“太平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剧种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在美丽的微山湖畔唱响“第二春”。2008年,[[徐州]]市政府将丁丁腔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目,并在利国镇成立了“铜山丁丁腔戏剧艺术团”。 ==简介== 丁丁腔于1680年前后兴起于[[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厉湾]]、季堡、[[西李]]一带,以后在徐州广泛流行。唱腔缠绵抒情,清新明快,颇具水乡特色。太平歌原是村民自娱自乐的歌谣,后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由独唱而对唱、合唱,发展为戏剧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以其声"丁丁冬冬"清脆悦耳,遂以"丁丁腔"名之。 ==艺术特点== "丁丁腔"的初级阶段又叫"两人戏"、"对子戏",即一生一旦对唱,以唱为主,道白采用方言,唱词多采用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变化灵活。在演出过程中,又受梆子、花鼓戏等剧种的影响,丁丁腔戏剧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玩丁腔"之称,音乐唱腔有发腔、扫腔、阴韵、花韵等。唱腔优美缠绵抒情,清新明快,颇具水乡特色。 "丁丁腔"在交流演出过程中,受梆子、花鼓戏等剧种的影响,增加了唢呐、笙等民间乐器的伴奏,丰富了音乐内涵,并逐渐向戏剧发展。同时,脱离了以叙事为主体的曲艺特色,形成了唱腔优美的"丁丁腔"戏剧。 ==源头== 丁丁腔在初始阶段"拉绫子"摆地摊,又叫两人戏或对子戏,一生一旦,生为"外角",旦为"里角",唯旦角也多由男子装扮,脚踩垫子,头戴额饰,腰系裙子,两鬓插花,手持彩扇或罗帕。生角手持扇子,衣着简朴,二人边舞边唱。后因受[[京剧]]、[[江苏梆子]]、柳子、拉魂腔等戏曲艺术的影响,丁丁腔亦发展成为戏剧形式。20世纪40年代始,已有丁丁腔剧团,但民间仍多有艺人保留曲艺的地摊形式。传统曲(剧)目有《[[站花墙]]》、《[[梁山伯下山]]》等。 [[File:丁丁腔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濒临失传== 200多年前,[[江苏]]北部[[徐州]]市[[铜山]]县境内的利国镇厉湾村、寄堡村一带,就流行了"丁丁腔"这一古老剧种。后来流传到苏、鲁、豫、皖接壤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由于唱腔较难学,又无专业艺人,所以教带徒弟较困难,当时只有以村庄分散组成小戏班,逢年过节演出,。清朝后期,由于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农村贫穷,民不聊生,艺人们大都走散在外,演戏的人逐渐减少。因此,在解放前的三十多年里,几乎没有正式演出过,濒于失传状态。<ref>[http://www.zgts.gov.cn/xwzx/bdxw/ck1100/2016/07/14101514649.html 执着的丁丁腔传承人] , 党政机关 2016-07-14 </ref> ==兴起== 解放后,此剧种在当地逐渐演唱起来,有的还成立了小戏班,重新登上舞台。一九五八年,铜山县利国公社组团参加了省文艺汇演,获得了奖励。一九六○年春节期间,在徐州市举行的文艺汇演中,利国公社寄堡大队演出的地方小戏"挑福"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丁丁腔唱腔优美、高亢、委婉,犹如山间流水自然流畅,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徐州师范学院艺术专科的师生们为了使这一深受群众喜爱的古老剧种不至失传,经过多次深入农村、走访艺人,记下了"丁丁腔"所有的曲调、弦牌子和曾经演唱的民间小调、传统剧目。在搜集整理中,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及文化馆、站同志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杨天印]]、孟绍祥、[[杨天云]]、丁子健、[[厉建海]]、杨德清几位"丁丁腔"老艺人大力协助,致使此项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一九六○年五月,用此剧种排练的现代小戏曲"花香万家"及其传统剧目"梁祝十八相送",参加了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文艺 文公团汇演。之后在省音协礼堂进行展演,受到了省戏剧界、音乐界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一致赞扬。《[[文汇报]]》等报刊专门作了报道,省广播电台录了音,并作了专题播放,反响很大。 ==高度重视== 之后,丁丁腔受到了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徐州戏校开设了"丁丁腔"学习培训班,学员50名。并将丁丁腔改名为 "徐剧",班名为"徐剧班"。邀请利国镇艺人教唱、排练。 此后,该剧种在当地每到逢年过节尚有少数艺人相聚一起进行演唱,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始终未能建立有效机制,形成规模,致使该剧种没能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悠扬婉转数丁丁,十八九腔七二哼。”这是民国文人对咱们铜山丁丁腔的赞美。丁丁腔,很多人对它还不了解,不过最近央视戏曲频道,播出了铜山区勤苑叮叮腔艺术团表演的两个丁丁腔选段,让全国曲艺爱好者都感受到了它的无穷魅力。昨日,该团又收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两段丁丁腔表演获得央视《[[一鸣惊人]]》栏目《[[梦想微剧场]]》第二季的铜奖,9月将去[[北京]]领奖。作为丁丁腔市级非遗项目的文化传承人,该团团长[[孙倩]]对丁丁腔的发展与传承还有更多的憧憬。<ref>[http://js.ifeng.com/a/20170822/5934749_0.shtml 铜山丁丁腔登上央视舞台] , 凤凰网 2017-08-22 </ref> ==挖掘始末== [[File:丁丁腔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那么丁丁腔是怎么回事呢? 民国初年,[[杜子平]]在《[[春草茸茸]]》里有对丁丁腔的描写,同时,对其发祥地及形成的时间均作了记述。有诗为证:"悠扬婉转数丁丁,十八九腔七二哼,泊孕明清漕运日,彭城利国亮童声。" 《[[江苏戏剧志]]》中有关于丁丁腔的详细记载:明末清初地处大运河、微山湖一带的铜山利国、季堡、厉湾等经常停泊由南方往京城漕运粮食的船只,船上有很多会唱南方小调的人。 当地农民耳濡目染渐渐地学会哼唱,久而久之形成这一样式。为了吸引观众,艺人在演唱时手持系有铜铃的花伞,摇晃着发出"丁丁冬冬"的声响,于是人们管这种曲叫"丁丁腔"。 [[宋寿昌]]教授认为挖掘丁丁腔符合中央的"挖掘整理优秀剧目"的精神,他派人去利国考察。于是徐师院音乐系专修科学生[[戚忠曜]]与[[濮业真]]等来到利国,访问了文化站长请来的老艺人[[孙广珍]],老艺人说,[[厉湾]]、季堡、[[庙庄]]、西里、[[饶山]]等均有丁丁腔班。不久以后,[[宋教授]]又亲自挂帅一行七人带上照相机、录音机去利国,请来老艺人[[厉仁允]]、[[杨德伦]]等把传统剧目《[[下山]]》、《闹书馆》等曲目配乐演唱后录音。回学院后,根据录音,由濮业真一句一句地记谱、校对,最后定形。徐师院师生第三次去利国,按谱奏、唱给老艺人听,直至老艺人认可为止…… 一时间,"丁丁腔"成了徐师院音乐专修科的重要课题。恰在此时,由徐师院于从文院长牵头,学院成立了文工团。后有徐师院音乐专修班学生[[郭建英]]、程维桂、[[单厚仙]]、程世秀等排了丁丁腔的传统剧目《[[下山]]》、《送茶》等,又集体创作了丁丁腔剧目《[[花香万家]]》、《七仙女下凡》,排练后在市内公开演出,又到驻徐部队慰问演出,受到地方人士及部队官兵的好评。 ==成为徐剧== 1960年文化处辛原处长将徐师院在省获奖情况向李贯一副市长作了汇报。李副市长说:在[[江苏]]省,[[无锡]]有锡剧、[[扬州]]有扬剧、[[淮阴]]有淮剧,为什么[[徐州]]就不能有"徐剧"呢?……"丁丁腔"作为徐州的徐剧可不可以?此想法与辛原处长不谋而合。市领导经过多次慎重研究,李副市长指示:徐州戏校新开"丁丁腔"班,拟定挂牌为"徐剧班",班主任由[[戚忠曜]]担任,并负责音乐设计。为加强"徐剧"力量,又把徐师院音乐专修班毕业生程世秀分来,学员招自徐、连两市及八县。新学期开始时,"徐剧"班还没有请到老师教唱曲目,校长、书记着急了,忙向辛处长请示汇报,最后想到请老艺人下山。于是辛处长去找李副市长,几经周折,此事终因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八字方针所制约,老艺人的农村户口不能转入市内。辛处长无能为力,连李副市长也作难无辙了。最后戏校不得不忍痛把"徐剧"班撤掉……更遗憾的是,经过徐师院一班人研究设计好的丁丁腔改革方案:把一生一旦的丁丁腔变成生末净旦丑行当齐全的剧种--"徐剧",就这样泡了汤。从此丁丁腔再少人问津。 斗转星移,46个春秋过去了。本人虽已古稀,而发展"徐剧"的愿望尚未泯灭。清光绪年间丁丁腔的鼎盛时期,以后还会有吗?希望文化主管门部能拯救濒于灭绝的剧种,让丁丁腔再迎得第二个春天的到来。 [[File:丁丁腔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代表剧目== 传统曲(剧)目有《[[站花墙]]》、《梁山伯下山》等。 光绪年间为"丁丁腔"发展的鼎盛时期,较有名气的剧目有《[[降香]]》、《送茶》、《[[站花墙]]》、《-下山-》、《劝嫁》等。建国后,"丁丁腔"复苏,利国乡成立了业余丁丁腔剧团。当地艺人又编演了《[[土地还家]]》、《一家光荣送参军》、《[[新结婚]]》、《挑福》等宣传土地改革、婚姻法和抗美援朝的新剧目。 1960年,徐州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师生深入利国、庙庄、厉湾、寄堡、饶山一带挖掘整理"丁丁腔"剧种,将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演变情况、流行区域、班社、艺人情况、音乐唱腔、演出脚本等整理成文字资料。重新排演了《[[下山]]》、《送茶》、《站花墙》等剧目,并在服装、布景道具、灯光效果方面进行了改进。 ==代表艺人== [[程福仁]](1871-1967) 原籍河北。寄籍徐州铜山。丁丁腔名艺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从河北来铜山利国西里村。因对丁丁腔感兴趣,故留村定居.并拜艺人孙广珍祖父为师。一年后,不但学会了丁丁腔的全部曲调,还能演唱《[[闹书馆]]》、《站花墙》等曲目。除演唱外,还能弹月琴伴奏。清末,曾带班人徐州城内黄河滩一带演出,是已知丁丁腔白形成以来的首次人城演出。程除演女角外亦演男角,有较深厚的基本功。他嗓音洪亮,吐词清晰,表演粗犷朴实,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演唱前,他常持花伞、折扇,翻跟头、劈叉、扑蝶,做跑四门等高难动作,很受观众欢迎。程福仁曾吸收评剧、京剧、评弹中的一些优美曲调,重新设计充实了《[[闹书馆]]》、《降香》、《站花墙》等曲目的曲调。他授徒不但教丁丁腔曲调,还教吹、打、弹、拉各种伴奏乐器。主要演唱曲目有《[[闹书馆]]》、《站花墙》、《[[下山]]》、《小姑贤》、《[[劝媒]]》等。 ==艺术保护==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它由盛变衰。现在这种传统的地方唱腔已少有人唱,会唱的老一辈人也越来越少,目前已经无法组织完整的班底。利国镇的百姓中仅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年人能唱其中的一段。 艺术的传承,主要取决于其在民间的普及程度。"丁丁腔"具有非常显著的特色,唱腔"绵软"、节奏较慢,对现在的年轻人不具吸引力,因此学唱的人越来越少。 "丁丁腔"至今仍以业余演出的形式活动,已濒临灭绝。逢年过节或乘凉晚会上,少数人会哼唱几句,但已无人能表演完整的"丁丁腔"剧目。在利国镇一带,只有厉湾、寄堡、庙庄3个地方的个别老年人还在传唱。这一古老的剧种正面临"失传"。<ref>[http://epaper.cnxz.com.cn/xzrb/html/2019-02/14/content_519074.htm 丁丁腔在田野] , 徐州日报 2019-2-14 </ref> 日前,"丁丁腔"已被列入全市重点保护的艺术资源。有关戏曲专家认为,,保护"丁丁腔"首先要从重新整理剧目着手,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与时代相结合的新剧目。同时,组织当地群众传唱,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戏曲品牌,再现地方戏曲的辉煌! [[File:丁丁腔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相关事件== 1960年3月,徐师院接到"江苏省首届大学生文艺会演"的通知,于院长找来中文系(音乐专修科属中文系)[[马书记]]和[[宋寿昌]]教授研究赴省参加会演事宜。于院长部署:文工团所需的乐器、服装,布景道具、灯光效果等,该制的制,该买的买,绝不吝惜。最后确定我院会演节目为自编的歌颂人民公社的一出丁丁腔喜剧《[[花香万家]]》。在排练期间,每晚于院长必定到场。他鼓励大家好好排练,为咱年轻的徐师院争光! 1960年4月底徐师院文艺会演代表队由副院长[[李聪]]、中文系[[马书记]]带队,赴宁参加[[江苏]]省首届大学生文艺会演。当我院代表队上场时,大幕徐徐拉开,随着"哐!"一声大锣的巨响,"丁丁腔"特有的开幕曲萦绕在南京大戏院,顿时吸引了所有观众。乐曲太美、太妙了!整个演出过程中欢笑声不断,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最后徐师院以挖掘古老剧种、自编自演节目的绝对优势,夺得了冠军殊荣。省委书记陈光同志为我院代表队颁奖。我们擎着足有五米长并书有"江苏省首届大学生文艺会演第一名"字样的大红旗,欢呼雀跃。翌日,省音协将我代表队留在省会堂再次演出,省电台同期录音,第二天即向全省播放。不久中央电台又向全国转播了《[[花香万家]]》的实况录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应。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z0533ei5byc|480|270|qq}} <center>丁丁腔 站花墙</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丁丁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