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12.1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万烟谷 的原始碼
←
万烟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万烟谷1.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20313932_48266 万烟谷]]] '''万烟谷'''(Valley of Ten Thousand Smokes) 北美洲火山胜景。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南阿拉斯加半岛北部卡特迈火山附近。 == 地理位置 == 万烟谷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方。横跨[[欧亚大陆]]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从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匈牙利]]经过土耳其、独联体的高加索、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北部、中国的西藏、[[缅甸]]、马来西亚,最后在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热带相接。<ref>[https://www.sohu.com/a/220313932_482660 搜狐]</ref> [[File:万烟谷2.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20313932_482660 万烟谷]]] == 地质特征 == 万烟谷面积145平方千米,属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活跃,地震频繁。1912年6月6日卡特迈火山猛烈喷发,顶端被炸毁崩塌,形成长4.8千米,宽3.2千米的火口湖,并在距卡特迈火山10千米处形成一座新火山——诺瓦拉普塔火山。巨大的火山喷出物直冲云霄,周围山谷被火山灰覆盖,厚达200米。山谷中的动、植物被炽热的烟灰炭化。 山谷中形成数万个喷气孔和烟柱,在火山灰堆积较薄和山谷的上部尤为密集。不断地从地下喷出大量炽热气体,有的气柱高达350米,在山谷上空形成巨大的烟雾层,经阳光照射,无数条彩虹色彩斑斓,极其壮丽。 4年后,喷出的烟柱仍高45米,气温高达649℃,附近24平方千米范围内,仍终年笼罩在水汽与火山烟中。万烟谷由此得名。后火山活动大为减弱,只剩12个喷气孔。植物又开始出现,并有灰熊、驼鹿出没。1918年辟为卡特迈国家名胜地。60年代美国将千疮百孔、满目荒凉的万烟谷作为假想的月面,成为训练宇航员的基地,故有"地球上的月面'之称。<ref>[https://www.toutoupiao.com/Article/4691 投票网]</ref> [[File:万烟谷3.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20313932_482660 万烟谷]]] == 历史发展 == [[File:万烟谷4.jpg|缩略图|左|[https://www.sohu.com/a/220313932_482660 万烟谷]]] 1912年阿拉斯加半岛爆发大地震,5天中的60小时内,火山喷出物多达29立方公里(7立方哩)以上,喷出物直冲云霄,甚至进入同温层。大地震5天後即1912年6月6日开始喷烟。附近的科的阿克(Kodiak)岛完全被火山掩埋;火山气体产生的酸雨波及远在2,400公里(1,500哩)以外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市;几天之後,华盛顿特区都能看到高空的烟雾;估计1912年夏季的北温带太阳辐射热约减少10%。这次火山地震形成数万个喷气孔,4年後,喷出气体温度仍高达649℃(1,200℉),高出喷气口46公尺(150呎),袅袅不散,“万烟谷”因之得名。 万烟谷面积145平方公里(56平方哩),散布于40多个山谷,山谷被火山灰覆盖,厚达210公尺(700呎)。毗邻的卡特迈(Katmai)山,顶端被炸毁崩塌,形成火口湖,长、宽为5公里(3哩)和3公里(2哩),从湖面至岸壁顶部达1,100公尺(3,700呎)。距卡特迈山约9.7公里(60哩)的山谷矗立著新生成的火山,被命名为诺瓦拉普塔(Novarupta)山,附近的动植物死亡殆尽,山麓林木被炽热气流烤糊、烧毁。<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699900102xpfs.html 新浪博客]</ref> 卡特迈山区位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在安克拉治(Anchorage)西南425公里(265哩),是一个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1898年已被考察。 1912年喷发後,展开广泛的地质调查研究。地质学家根据地图资料,结合火山灰层的厚度,以现代最重要的理论提出有关火山喷发的假设。他们认为火山活动首先发生在诺瓦拉普塔,炽热的酸性熔岩流(或流纹岩)倾洩出来,有如小瀑布,直奔谷底,从附近地壳裂缝涌出的熔岩流也一并汇入,将地表的溪流、泉水覆盖;熔岩层冷却之後,下层炽热的气体(主要是蒸气)冲破上层熔岩层,发出爆裂响声,形成无数的洞孔、裂隙。 第一次爆发之後,卡特迈山下面处于宁静状态的巨大柱状[[岩浆]]立刻进入新的裂隙,导致诺瓦拉普塔(火山)下面流纹岩柱的爆发;两股熔岩汇合在一起,向上层冲击,喷出浮石,因冷却急速,表层形成大理石花纹。熔岩从卡特迈山地下经由顶部流出,顷刻间顶部被摧毁,形成巨大火山口、小火山锥、喷气孔等。火山口的火口湖、严冬时节仍不结冰。 [[File:万烟谷5.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20313932_482660 万烟谷]]] == 主要景点 == 美国阿拉斯加的“万烟谷”是世界上闻名的[[地热]]集中地,在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数万个天然蒸汽和热水的喷孔,喷出的热水和蒸汽最低温度为97℃,高温蒸汽达645℃,每秒喷出2300万公升的热水和蒸汽,每年从地球内部带往地面的热能相当于600万吨标准煤。时间已过60多年,以喷气孔形成的烟柱为名的万烟谷,如今喷气孔已寥寥无几。植物慢慢重新出现,苔藓、藻类在喷气孔周围生长,一些高等植物也开始布于谷底;动物难以栖息,但麋、熊等常有出没。有很多旅游者前来游览参观这一特殊的自然景色。 == 价值 == 万烟谷在60年代为美国登月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千疮百孔的万烟谷像极了月球表面,[[美国宇航局]]就将此处作为训练[[宇航员]]的基地,阿姆斯特朗那人类的一小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ref>[https://www.docin.com/p-421462571.html 豆丁网]</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50 美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万烟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