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63.8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山书院(海阳县归仁都三山书院) 的原始碼
←
三山书院(海阳县归仁都三山书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三山书院(海阳县归仁都三山书院)'''海阳县归仁都三山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是当年十四处书院之一。据光绪年间卢蔚猷编修的《海阳县志》载,书院系归仁都乡绅李从龙、陈方平倡建,潮州总兵方耀拨银二千一百两兴建。由归仁都民众集资置耕地七十余亩,经散佃轮租所得租金及登塘墟佣钱一并作为年度经费。<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425362303 姓黄的名人]知乎</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ab701af6f9f2be1b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发展历程 == 1939年6月,日军大举侵犯潮汕。6月27日潮州古城沦陷。国民党军队独九旅(旅长张寿)进驻归仁乡(区),并开始在庵山部署兵力抗日。三山书院在驻军的帮助下,发起抗日救亡运动,进行抗日宣传,组织抗日自救(自治)大队(队长黄何平,孚中村人),加强军事训练,配合驻军巡逻放哨,抗日热情异常高涨。日军占领潮州城之后,经常用飞机对归仁乡进行轰炸,对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有不少学生自行退学或转学。1940年,学校采取灵活分散的上课方式,将部分学生分散到宝庆寺的中殿两廊上课。1942年6月11日,日军进犯三山乡,在对孚中、[[福庆]]、[[古巷村]]的丰隆寨进行血腥屠杀和劫掠的同时,对庵山顶的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抗日守军被迫放弃庵山阵地。在严峻的形式下,书院将所有教学器材转移至孚中村黄定中家进行保护,三山学院被迫停课(日本投降后,将器材交付归仁乡第三中心小学,即孚中小学使用)。1943年6月22日,三山乡沦陷;7月日军占据庵山,宝庆寺和三山书院也被日军占用。 9月11日,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186师(师长李卓元)对庵山日军发动反攻,以三山书院作为救护点。13日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反攻部队腹背受敌而撤出战斗。之后日军以三山书院妨碍军事安全为由将其拆毁,杉木、门板之类搬上庵山顶构筑军事掩体。至此,已有66年历史,为三山乡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精英的书院湮没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 == 地理位置 == 三山书院位于归仁都三山乡(宋代置归仁都,辖今古巷镇、登塘镇全境以及今枫溪区辖下的长美、湖下、福全岗共56个村。 1930年置三山乡,后改置归仁乡。)福庆(今古巷镇福庆村)北侧龟头山麓的庵山脚。山麓自西往东依次为龟头山(岭)、[[庵山]]、[[官山]],庵山因有建于宋绍兴二十七年的宝庆寺而得名。书院依山而建,座北朝南,周边果树繁茂,花香鸟语,四季如春;前有古宝庆寺,后峙西山溪,晨昏钟鼓齐鸣,空谷回声;夜晚舟楫击水,声声入耳,环境异常幽美。校舍为杉木灰瓦结构竹竿厝。辟教室六间、储物室及教师宿舍各一间,门口一小型操场,傍一小荷花池。三山书院于潮城黄厝祠设立分院,亦称三山学馆,专门为归仁都学子赴考时免费提供食宿。辛亥革命以后,三山书院改称三山学院,并于院入口处筑一砖柱拱门,门额上书斗大“[[三山学院]]”四字,在校学生统一佩戴“三山学院”字样铁质长方条胸章。经费来源不变。约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以后对学生每年度加收学费一元。 == 生源构成 == 初学生来自归仁都的56个村庄,民国期间因各村的学校建设发展较快,故逐渐缩小招生范围。一直至抗战前后,学院招生范围仅限于三山乡辖内的枫洋(包括湖下)、古巷、福庆、孚中和长美(今属枫溪区)等村。设董事会,负责书院的经费筹集、使用、管理,并设校长、副校长。民国二十五年以后,校长游雨吾(潮州市区人),副校长则由三山乡长苏敦煌 (枫洋村人)兼任。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山学院有教师11人;学生约300名,其中男生约270名、女生30名。学制六年。学生每年冬末春初参加潮安县的统一考核,经甄别部分升入金山中学、城南中学以及汕头市金中等就学。 == 教学内容 == 清末民初,授课内容有古文、诗词、《[[幼学琼林]]》、《[[千字文]]》、《三字经》以及《诗经》、《论语》、《中庸》等,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学习内容可由学生自定;民国时期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一直至抗战期间,学生学习课本主要是应用中华书局刊印的教材。课程主要有《公民》(政治)、《国文》(语文)、《算学》(算术)、《图画》(包括工艺)歌咏、体育等等,同样贯穿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学院的教育设备较为齐全,有飞机、坦克、枪炮、汽车、轮船、火车以及抽水机等模型;另增设简单的化学、生物实验课。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三山书院(海阳县归仁都三山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