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63.2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山五園 的原始碼
←
三山五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三山五園'''<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20/96/7fe2cc7d856a64dcbd741629b4e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4%B8%89%E5%B1%B1%E4%BA%94%E5%9C%92/wiki-2249956-8675836 圖片來自itsfun]</small> |} '''三山五园'''是指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园林]]群的统称。这些园林兴建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乾隆]]时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ref>[https://kknews.cc/travel/q4bn9py.html 基地風采丨太美了!這才是「三山五園」的正確打開方式!],kknews</ref> == 名称争论 == 有关三山五园的具体所指,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山是指[[香山 (北京)|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 (北京)|万寿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后为[[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 第二种说法认为,五园的范围不包括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而是另指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者合称圆明园)和畅春园、西花园(两者合称畅春园)这五座园林,因此“三山五园”实际上包括八座园林。 第三种说法则将畅春园排除在外,认为圆明三园及圆明园附属的另外两座园林——春和苑(又名春熙院,乾隆后期至嘉庆朝陆续拆分为淑春园(漱春园)、鸣鹤园、朗润园、镜春园,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和熙春园(咸丰朝拆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在今[[清华大学]]校园内)才是“五园”,这种说法的理由是五园及三山都是供皇帝游幸的,而畅春园为皇太后居住的园林,不应包括在内。 == 历史 == [[北京]]西北郊区泉水丰富,风景秀丽,早在[[金朝]]便已在西山地区建立了名为“[[西山八大水院|八大水院]]”的八处离宫。[[明]]时在此营建了多处带有园林的寺庙和私家园林,最著名的是[[外戚]]李伟的清华园(清代改建为畅春园,与现存的[[清华园]]同名异地)和[[米万钟]]的勺园([[熙春園]],後賜與大學士[[和珅]]改築[[淑春園]],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但明朝时期由于西北存在[[蒙古]]边患,没有在北京西郊修建皇家园林。 [[清朝]]入关后,由于[[满族]]游猎文化影响,其皇帝不喜久居宫城,多在宫外寻找风景优美之处居住。[[顺治]]帝常居于[[南苑 (北京)|南苑]]和[[皇城 (北京)|皇城]]的西苑。[[康熙]]帝即位初期,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玉泉山]]南麓改为行宫,命名为“澄心园”,并在香山寺旁建行宫。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清华园废址上修建了[[畅春园]],成为北京西郊第一处常年居住的离宫。在畅春园周围为各皇子和宠臣的赐园,著名的有圆明园、自得园、水村园等。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将圆明园升为离宫,开始大规模扩建,将其面积由300[[亩]]扩大至约3000亩,并命名了“圆明园二十八景”。 [[乾隆]]帝即位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园林兴建。他首先在乾隆二年(1737年)将圆明园二十八景扩建为四十景,随后在乾隆十年(1745年)在其东边修建长春园。同年在香山修建静宜园,建成二十八景。1749年(乾隆十四年),为向其母祝寿,在瓮山(改名万寿山)兴建清漪园,至1764年建成。同一时期对太后居住的畅春园进行大修,在其西部增建西花园,为皇子读书居住之所。1750年(乾隆十五年)扩建玉泉山静明园(1692年由澄心园改名),将玉泉山全部圈占,并修建了静明园十六景,1759年建成。1760年,长春园北部西洋楼景区竣工。1769年,将圆明园东南若干皇子和公主赐园收回,并为绮春园。至此“三山五园”工程基本全部完成。 在全盛时期,自海淀镇至香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弘雅园、澄怀园、自得园、含芳园、墨尔根园、诚亲王园、康亲王园、寿恩公主园、礼王园、泉宗庙花园、圣化寺花园等90多处皇家离宫御苑与赐园,园林连绵二十余里,蔚为壮观。 [[嘉庆]]朝以后,清朝国力逐渐衰落,无力增建新的园林。[[道光]]帝甚至令撤除三山各宫殿的家具陈设,实际上相当于将其废弃,放任不顾。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将西郊各园林悉数焚毁。[[同治]]年间曾计划重建圆明园,为此拆除了周围附属园林中幸存建筑的木料,但因财力窘迫而被迫搁置。1884年集中力量重修清漪园(前山部分),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虽然未对颐和园加以破坏,但移走了园中大量文物陈设,圆明园内的残存建筑和树木也被北京百姓哄抢殆尽。 清朝灭亡后,颐和园被列为皇室财产,对公众开放。1924年后由北平市政府接管,改为公园,但不少院落被改为私宅。香山静宜园遗址在清末被皇室赐给教育家[[英敛之]]、[[熊希龄]]等人,用于开办学校,[[民国]]时期香山多处地方被[[北洋政府]]官员圈占,兴建别墅。玉泉山的情况与之类似。 圆明园遗址中残存的石雕、栏杆、太湖石、围墙、砖瓦被移走兴建花园、坟墓([[张作霖]]、[[谭延闿]]等人墓地均使用了圆明园石料),部分华表、石狮、假山湖石被移置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正阳门]]、[[新华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公园]]等处。畅春园残留遗迹也被搬运一空。圆明园周围各附属园林及亲王赐园,大多转卖给[[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及民国显贵富商,部分园林保存至今。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三山五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