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6.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教 的原始碼
←
三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三教</big> ''' |- |<center><img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14b07d812945b5232fa1c3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35,h_235,limit_1/format,f_auto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baike.baidu.com/pic/%E5%84%92%E9%87%8A%E9%81%93/9198901/0/814b07d812945b5232fa1c37?fr=lemma#aid=0&pic=814b07d812945b5232fa1c37 来自 图片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三教 外文名: 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 开 始:[[南梁]] 组 成:[[儒教]]、[[释教]]、[[道教]] 发 展:元明清三教合流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老子]]、[[孔子]] |} '''三教''',又称'''道释儒''',在中华乃至大中华文化圈的经典文化中指的是[[道教]]([[道家]])、[[佛教]]([[佛家]])、[[儒教]]([[儒家]])三教。 三教概念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又是一个阶段。在最初,虽然有三教连称,不过彼此是完全独立的,之后相互影响,互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宗教,并影响[[朝鲜半岛]]、[[越南]]和[[琉球]]。三教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包容并融合,形成了一个系统。 在三教体系的道教[[道观]]往往以佛教[[佛]]、[[菩萨]]和儒教[[圣贤]]作陪奉,佛教也常常吸收道教的神仙和儒教的圣贤为[[护法神]],并于[[寺院]]供奉。中国有[[道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和[[四大佛教名山]],其实都是以本教为主、[[三教合流]]的场所。中国的[[五岳]],也是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如在[[嵩山]],[[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鼎足而立;其中的[[少室山]]安阳宫主殿洞内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门上书:“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 现代社会有时还会加上[[基督宗教]]跟[[伊斯兰教]],称为'''五教'''。 ==相交成风== 以"三教"统称儒释道,始于北周时期,约公元6世纪中后,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经大致成型,明代以后则成社会主流思想。儒家的主要功能当然是“治世”, 它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意识形态, 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礼仪规范与典章制度。道教的功能主要是“治身”, 长生不老的神仙生活, 中国人素来心向往之。佛教的功能主要是“治心”, 在消除烦恼的心性修养方面, 有着明显的优势。有关心性修养的丰厚思想资源, 特别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华严宗的“理事无碍”、天台宗的“止观双修”等, 成了宋代儒学发展的重要源头。佛道两教, 因此配合实践儒家的伦理规范。尤其是佛教, 在民间社会还承担了许多慈善救济的实际功能。唐高祖李渊下诏, 称“三教虽异, 善归一揆”。宋孝宗写《原道论》, 提倡“以佛修心, 以老治身, 以儒治世。”明太祖朱元璋在《三教论》里说:“于斯三教, 除仲尼之道祖尧舜, 率三王, 删《诗》制典, 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 暗助王纲, 益世无穷, 唯常是吉。……三教之立, 虽持身荣俭之不同, 其所济给之理一。然于斯世之愚人, 于斯三教, 有不可缺者。” 士大夫从小接受的是一套良好的传统儒家教育,理应是儒学的维护者。可是明代的士大夫,无论是阁部大臣,抑或州县小吏,无论是在职,抑或乡居,均是佛、道的倡导者,甚至成为佛教寺院的"护法"。当时的风气,就是士人以与释、道二教人士相交为雅。所以,对佛教的贡献,正如明人瞿汝稷所言:“夫近时之士大夫,皆诵法孔子者也。所望创僧庐,市僧田,以招致拨草瞻风诸龙像者,惟诵法孔子诸贤是顿,则儒之有庇释也,不信然哉!”明人蒋德王景也说,晚明的士大夫,“无不礼《楞严》,讽《法华》,皈依净土”。此外,宋明理学大量吸收佛学思想,使得佛道两教渐趋衰落。佛教产生的时间比道教早得多, 在传入中国时佛教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 因此, 道教产生后在很多方面都借鉴吸收了佛教。比如, 在早期道经的造作过程中, 便多有模仿乃至因袭佛经之处;道教的宫观设施、组织形式、宗教仪式等方面, 亦不乏借鉴佛教之处。又如, 受“大道无形”思想的影响, 早期道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 因此称佛教为“像教”。但是, 后世道教“设像立教”的形式与佛教却别无二致, 其实正是受佛教影响使然。全真道提倡三教合一,以《孝经》《心经》《道德经》为核心经典。 早在明初,就有一些僧人善于词翰,与士人交往密切,但只是仅见的例子,不成气候。中期以后,以至明季,由于儒、佛、道三教合流渐成气候,士人与僧、道相交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风气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僧、道不守清规,不在僧寺、道观清戒受持,而是到处游荡,游方僧道遍地皆是,尤以京师为甚。如明人言:“京师,僧海也。名蓝精刹甲宇内,三民居而一之,而香火之盛,赡养之腆,则又十边储而三之,故十方缁流咸辐辏于是。”二是士大夫师事沙门,大族中子弟甚至拜高僧为师。如张履祥揭示道:“近世士大夫多师事沙门,江南为甚。”这种风气仅仅是儒、佛、道合流的综合反映,而其具体的表现,则为士人与僧道相交,恬不为怪,甚至引为风雅。 ==三教堂== 孔子、释迦、老子并祀于一堂之类的三教堂,至迟在元代已见其例。一至明代,则蔚然成风。照例说来,孔子祀于学,佛氏祀于寺,老氏祀于观,原本俱有定制,各不相混。可是,在明代,却流行将孔子、佛氏、老氏并祀于一堂。鉴于此,朝廷只好下令禁止。明永乐三年(1405),朝廷颁布禁令,“禁祀孔子于释老宫”。然三教合流毕竟已是大势所趋,尽管朝廷一再申禁,但禁令往往徒具虚文。在明代,世人多以儒、释、道合为一图,或者塑像于寺观。释以佛居中,道以老子居中。甚至出现了穿戴为道冠、儒履、释袈裟之傅大士。这种行为并非只是盛行于道、佛,同样为一些儒家人士所恪守。如陈白我,“建三教堂,奉孔子暨二氏”。又宾州有一座三教阁,居人杨凤云所建,“阁有孔子、释迦、老子三像”。 一旦儒、释、道三教圣人共聚一堂、一阁甚至一图,那么三教之间的界限已是混淆不清,这在民间的祠庙中反映尤为明显。 这可以析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儒家人士的祠庙,却由僧、道管理。如徐州祭祀汉高祖刘邦的祠庙,其香火由僧人管理。 二是原本为道教系统的神祠,却也有僧人住持。如太仓刘家河天妃宫,永乐初建,“以僧守奉香火”。 三是儒家的祭祀人物附设于道观中。如苏州广陵王祠,祀吴越中军节度使钱元及其子文举,即设于城内三茅观。 上述种种,固然与当时思想界儒、佛、道合流的趋势桴鼓相应,但也与朝廷祀典、礼仪的含混不清乃至失察有关。明帝国以儒教立国,这勿庸置疑。然而堂堂帝国,每遇大朝会时,百官习仪却不在国子监孔庙,而是在佛寺或道观,先在庆寿寺、灵济宫,后定于朝天宫。朝廷如此,地方官员也只好照章办事,不必去追究是否符合儒家信条。如杭州钱塘县,每岁造土牛,均在灵芝崇福寺迎春。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参见== * [[三教合流]] * [[神佛习合]] == 参考资料 == * [[饶宗颐]]:〈[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03175856/http://hk.plm.org.cn/gnews/2011216/2011216223722.html 三教论]〉。 [[Category:200 宗教总论]]
返回「
三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