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44.15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湾改编 的原始碼
←
三湾改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三湾改编'''(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事件) [[File:三湾改编.jpg|缩略图|三湾改编[https://p1.ssl.qhimg.com/t01908fdc2d3f8ae427.jpg 原图链接]]] '''三湾改编'''指的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9265de92def6f8f?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三湾改编三举措 红色记忆里程碑]快资讯网 2018-03-01 11:23</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三湾改编 开始时间:1927年9月29日 结束时间:1927年10月3日 地点:江西永新县三湾村 领导人:毛泽东 重要意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File:三湾改编1.jpg|缩略图|三湾改编[https://p1.ssl.qhimg.com/t01c9b52353b4d7f45f.jpg 原图链接]]] ==基本介绍==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 、“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 ==事件介绍==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 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出了很大贡献。 ===历史背景=== 在三湾改编之前,已经诞生达六年之久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拥有一支独立的军事武装。 我们党虽然整合和影响了一些国民党军队,并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但党组织(支部)都是设在团一级,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直接管连队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只做宣传教育工作,因而政治工作没有群众基础。 连一级没有党的组织,就难以直接掌握士兵,团一级即使设了党的组织也难以掌握部队。可以说,我们党掌握或影响的[[叶挺]]部队、[[贺龙]]部队等所以在三大起义中被逐次击溃,缺乏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在毛泽东直接领导的[[秋收起义]]中也普遍存在。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暴发。秋收起义部队到浏阳文家市集合后,毛泽东否定“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把部队引向罗霄山脉建立革命根据地。当部队走到萍乡县芦溪镇时,遭遇敌军和地主反动武装的偷袭,部队伤亡1/3,部队士气低落,士兵不断逃亡、军阀习气严重。 当部队到达莲花县三板桥时,毛泽东叫来[[何长工]],要他到永新去找一个上井冈山途中安全的休整地。9月25日下午,何长工来到永新石市村,找到了第一次革命时期的农会干部[[汪季元]],了解到走过高溪后,爬越十里山,有个群山环抱的山沟名叫三湾。那里既能摆脱敌军追击,还可走上[[宁冈茅坪]]的山路直达[[罗霄山脉]],并介绍[[井冈山]]上有袁、王两支“绿林武装”。连夜,何长工向毛泽东汇报此事,作出决定去“三湾改编”重大决策。9月29日上午,起义部队翻越了大山口,来到一个群山环抱、没有地方反动武装的山坳里——永新县三湾村。当时,原有5000多人的[[秋收起义]]部队仅剩不足1000人和48匹战马。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三湾村地处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的交界地,有50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较大的村庄。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时候,减员较大,人员不足1000人,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 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斗争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进部队存在的问题,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 ===党建连上=== 1927年9月30日秋收部队到三湾村,在毛泽东住的“协盛和”杂货铺里召开了前敌委会议。毛泽东首先分析了第一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共产党没有掌握自己的军队,提出了“党建在连上”重大主张,当时担任师长的[[余洒渡]]提出各种异疑,[[陈浩]]、[[徐韩]]等人也站出来反对,室内争论非常激烈、讨论异常,毛泽东耐心作解释。<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7/0801/c85037-29441451.html 三湾改编组新军]人民网 2017年08月01日09:04 来源:北京日报</ref> 最后举出[[第一次国内革命]]的[[叶挺]]独立团为例,把党支部建在团上,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党掌握了自己的军队的成功经验,来说明“党建在连上”,发挥堡垒作用,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拖不垮,打不烂,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微弱的油灯下,一直讨论到天亮。 第三天清早(10月1日),师长[[余洒渡]]召集部队在枫树坪下集合了,毛泽东站出来讲话,首先鼓舞士气说:“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没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在家乡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了,我们有近千人还怕什么?<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7/0801/c85037-29441451.html 三湾改编组新军]人民网 2017年08月01日09:04 来源:北京日报</ref> 大家都起义暴动出来了,一个人可以当敌人10个,10个战士可以当敌人100个,有什么可怕的,没有挫折和失败,革命是不会成功的!”接着宣布“三湾改编”会议精神,组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三项决定:'''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 '''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随即,部队开始整编。''' 10月3日清晨,改编后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集体在三湾村的枫树坪,毛泽东向部队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向井冈山进军的意义,坚定了广大指战员的革命信心和意志,同时宣布了行军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筹款要归公、不乱拿群众一个红薯。毛泽东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只有严格遵守这三项纪律,我们才能搞好同山上群众和王佐部队的关系。”这就是后来对人民军队建设有重大意义的[[三大纪律]]的开端。随后,在三湾人民群众的欢送下,部队离开三湾向原宁冈古城进军,10月27日,部队到达井冈山腹地——茨坪。此后,三湾改编所确立的建军原则,在整合[[袁文才]]、[[王佐]]的井冈山农民武装、[[朱德]]的[[南昌起义]]余部、[[毕占云]]和[[张威]]起义部队、[[彭德怀]][[黄公略]]起义部队、[[季振同]][[董振堂]]的宁都起义部队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坚持,逐步提升了军队和军人素质,为建立打不垮的红一方面军积累了经验。<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7/0801/c85037-29441451.html 三湾改编组新军]人民网 2017年08月01日09:04 来源:北京日报</ref> ===部队整编=== 将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全团缩编为七个连,五百多支枪。第一团辖第一营和第三营,缺第二营,每营编三个连,另单独编有一个特务连,也叫第四连。团直属队有团部、政治部、辎重队和卫生队等单位。革命动摇分子师长余洒渡的权力被架空,同时,原有的军官队也被取消。 改编后,第一团团长是[[陈浩]],团副是[[韩壮剑]](原名[[韩毅]]),参谋长[[徐庶]];第一营营长[[黄子吉]],党代表[[宛希先]];第三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党代表[[何挺颖]];辎重队队长[[范树德]];卫生队队长王XX,党代表[[何长工]]。特务连连长[[曾士峨]],党代表[[罗荣桓]]。 1927年9月29日,在永新县三湾村的“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在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部队的思想情况和增补了前委委员后,针对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 三湾改编除了将人数不多的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和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以外,针对当时部队中存在的军阀主义作风严重的问题,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实行民主主义的具体表现是设立了士兵委员会。 三湾改编后,[[红军]]连以上都设立了士兵委员会,[[红四军]]的军级士兵委员会主任是[[陈毅]]。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在军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对建军原则的一个重要创造。<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5909535909_1603c5ca5001002bbn.html 读懂三湾改编,也就明白了企业组织建设的真谛]2018年01月05日 19:51 新浪网 </ref> [[File:三湾改编4.jpg|缩略图|三湾改编[https://p1.ssl.qhimg.com/t0107af8fa5bf7138c7.jpg 原图链接]]] 关于士兵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陈毅在1929年9月1日所写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作了详细而具体的叙述:“在军、团、营、连均设士兵委员会,官长同时为士兵委员会。全连士兵大会选举5至7人或9人为连士委执委,推主席一人。以全营人数按每5人举一代表组成全营士兵委员会,推举11人至13人组织营士执委,推举1人为主席。按全团人数每10人举代表一人组织全团代表会,推举17人至19人组织团士执委 ,推举1人任主席。 全军按30人至50人举一代表组织全军代表会,选举19人至21人或23人组织军士执委,选一人为主席,军士执委选5人至7人为常委。连无常委机关,军团常委均设机关于政治部内日常办公,营常委不设机关。” “此外士委会与军事机关的关系,士委只能对于某个问题建议或质问,而不能直接去干涉和处理,士委开会必须由党代表参加,等于一个政治顾问的性质。在非常时期党代表可以解放士委,或不准其开会,另诉诸士委代表会。” 这又有效地防止了极端民主化在部队蔓延。 ===官兵平等=== 三湾改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实行 民主主义的具体表现是设立了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后,红军连以上都设立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5909535909_1603c5ca5001002bbn.html 读懂三湾改编,也就明白了企业组织建设的真谛]2018年01月05日 19:51 新浪网 </ref> 在军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对建军原则的一个重要创造。关于士兵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陈毅在1929年9月1日所写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作了详细而具体的叙述:“在军、团、营、连均设士兵委员会,官长同时为士兵委员会。全连士兵大会选举5至7人或9人为连士委执委,推主席一人。以全营人数按每5人举一代表组成全营士兵委员会,推举11人至13人组织营士执委,推举1人为主席。 按全团人数每10人举代表一人组织全团代表会,推举17人至19人组织团士执委,推举1人任主席。全军按30人至50人举一代表组织全军代表会,选举19人至21人或23人组织军士执委,选一人为主席,军士执委选5人至7人为常委。连无常委机关,军团常委均设机关于政治部内日常办公,营常委不设机关。”“此外士委会与军事机关的关系,士委只能对于某个问题建议或质问,而不能直接去干涉和处理,士委开会必须由党代表参加,等于一个政治顾问的性质。 在非常时期党代表可以解放士委,或不准其开会,另诉诸士委代表会。”这又有效地防止了极端民主化在部队蔓延。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 部队缩编的同时,部队中的党的组织结构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毛泽东总结经验教训,在部队各级都设立了党的组织,班设小组,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这是一个重大的创造,它对于党整合军队并在军队中顺利实现自己的意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后来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对调整军队和党组织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也作了肯定,他说:“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了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制度发端于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区别于旧军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设有党代表和政治部。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将党代表制度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创造,从而奠定了我们党政治建军的基础。三湾改编后,军队在连以上设立党代表,担任党组织书记,专做连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党代表制度就使得人民军队中各层级逐步形成了双首长负责制。“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这样大的作用。”在军队中实行党代表制度,实质上就是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整合,有效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同时,特别注意了在班长、战士中发展党员,这样党和士兵群众的联系便更加紧密了,大大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 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主义这一新兴事物给当时的士兵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十年后他们回忆起这段历史仍然记忆犹新。曾经担任过士兵委员会主任的宋任穷说:“我在营里担任士兵委员会主席,士兵委员会是选举产生的。按选举名额,由连里选出一些委员来,三个连的委员组成营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没有设立什么机关,没有专职办公,只是遇事开会研究。士兵委员会是党代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士兵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放在连里面,一个是政治民主,一个是经济民主,分伙食尾子,管理伙食,管理经济。那时来自旧军队的军官很多,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严重,士兵委员会就同他们那种旧习气作斗争。” 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 [[File:三湾改编3.jpg|缩略图|三湾改编[https://p1.ssl.qhimg.com/t013f1d0b401ccc5c8f.jpg 原图链接]]] ==相关信息== [[罗荣桓]]回忆时谈到:“这支部队中,虽然有不少是党员,但没有形成坚强的组织核心,也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军事指挥员大部分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没有经过更多实际战争的锻炼,指挥能力弱,旧的一套带兵方法,妨碍着上下一致、官兵一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如果不是这样,红军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赖毅]]在回忆到当时的情况时说:“[[芦溪]]受挫后,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许多知识分子和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也在这时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一营一连的一个排就在排长的唆使下,利用放哨的机会全部逃跑了,并且带走了所有的武器。那时,逃亡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上哪儿去?’这真是—次严重的考验。”[[张宗逊]]回忆:“以师长余洒度和第三团团长[[苏先骏]]为首的一些人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竟以种种借口离开了革命队伍。他们大都是不辞而别的,有的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革命,迷信到中心城市去闹暴动;有的悲观消极,逃避斗争,回了家;有的则去投降蒋介石、汪精卫当了叛徒。总之,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他们走了,部队不但毫无损失,反而更加精干,更坚强了。”<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7/0801/c85037-29441451.html 三湾改编组新军]人民网 2017年08月01日09:04 来源:北京日报</ref> [[陈士榘]]:改编在进行当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党员没有那么多。有的连队只有一两名党员,成立党支部有困难,班排设立党小组更是难以实现。毛泽东提出:要发展出身工农家庭、作战英勇的士兵入党。毛泽东说:我观察过,凡是拥有一定数量党员的连队,士气就高,作战英勇,长官也能得到有效的民主监督。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各连队都开始发展工农骨干入党。陈士榘因为参加过农运,斗争过家乡的恶霸地主,所以被列入第一批入党的党员。陈士榘的入党介绍人是当时一连的党代表[[何挺颖]]。1927年10月2日,党代表何挺颖找到他说:“你的党员已经批了,今天要去进行入党宣誓。”于是陈士榘跟着何挺颖来到一个祠堂的阁楼上,房间里放着几个长条木板凳,上面已经坐了七八个人。他们都面对北墙,北墙上挂着两张长方形的红纸。红纸上方写着3个外文字母:CCP,下方写着两行毛笔字:'''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当时是晚上,屋里只有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陈士榘看到了那两行字,心想那就是入党誓词吧。毛泽东看人已经到齐,就宣布入党仪式开始。先是由各连的党代表介绍新党员的情况,这次共发展六名党员,分别来自六个不同的连队。在各连党代表依次介绍完每个新党员的简历和政治表现以后,毛泽东开始向新党员发问:“你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士榘的回答是:“为了工农翻身得解放!”其他人的回答也都差不多。毛泽东显得比较满意,他开始对那几句入党誓词进行讲解,并解释了CCP三个英文字母的含义,说那是表示[[中国共产党]]。随后,他便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带领新党员宣读誓词。读完誓词后,毛泽东对六个新党员说: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了,共产党员要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团结群众多做工作,艰苦的地方危险的时刻要抢着上,凡事要给普通士兵做出榜样。还要有组织观念和组织纪律,组织生活无故不得请假,党员要每星期开一次小组会,党内的事情不要乱讲,尤其是党内的秘密,对自己的亲人都不能讲,党的决议一经做出就要严格遵守。<ref>[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8/0315/c372327-29869815.html 战斗堡垒催生战斗文化:“三湾改编”中诞生“支部建在连上”]人民网 本报特约记者 康 克 通讯员 何 睦 胡安平 2018年03月15日11:24 来源:解放军报</ref> [[宋任穷]]: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主义这一新兴事物给当时的士兵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曾经担任过士兵委员会主任的宋任穷说:“我在营里担任士兵委员会主席,士兵委员会是选举产生的。按选举名额,由连里选出一些委员来,三个连的委员组成营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没有设立什么机关,没有专职办公,只是遇事开会研究。士兵委员会是党代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士兵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放在连里面,一个是政治民主,一个是经济民主,分伙食尾子,管理伙食,管理经济。那时来自旧军队的军官很多,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严重,士兵委员会就同他们那种旧习气作斗争。” [[王紫峰]]回忆说:“士兵委员会开士兵会时,每个士兵都有发言权。例如:班长派班公平不公平,哪位军官说话态度不好,士兵都可以在大会上进行指名批评。对经济上的意见,士兵同样可以在大会上讲。对排长、连长、党代表的缺点都有批评的权力。士兵委员会设有经济委员会或小组,管理连队的伙食,每个礼拜或每半个月,经济委员会要清算和理员的账目,做到经济公开。” ===党指挥枪===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掌握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于是组织了全国范围的百余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也标志着党对军队领导的开始。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象表述。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和逐步完善起来的。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对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开创了党指挥枪的历史性探索。 ==同名油画== [[File:三湾改编2.jpg|缩略图|三湾改编油画[https://p1.ssl.qhimg.com/t0111dfd7c9ed1b5cf7.jpg 原图链接]]] ===基本信息=== 《三湾改编》:油画, 许宝中、李泽浩 280×175cm 1977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创作背景=== 由于部队中党的组织不健全,思想比较混乱;再加之弹药缺乏,没有给养,部队伤病员日渐增多,许多人情绪低落,离开了队伍。1927年9月29日,当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但是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又没有地方反动武装的三湾村,却给了工农革命军一个从容休整的绝好机会。 进村的当晚,毛泽东即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即将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实行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作者传略=== [[许宝中]](1937-2006)[[山东]]莘县人。擅长油画。 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主任。主要作品有《平江起义》、《把一切献给党》、《青春年代》等。 [[李泽浩]](1939- )[[辽宁]]辽中人。擅长油画。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党支部书记、美术教育系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教授。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你追我赶》、《垦区新兵》、《战友》、《 三湾改编》、《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Category:中国红军历史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三湾改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