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1.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长两短 的原始碼
←
三长两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三长两短 </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cf356525f7c55030.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461370&sid=4670036 来自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三长两短,[[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cháng liǎng duǎn。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 出自《鸳鸯棒·恚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三长两短 拼音;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注音; ㄙㄢ ㄔㄤˊ ㄌㄧㄤˇ ㄉㄨㄢˇ 出处; 《鸳鸯棒·恚剔》 =='''成语辨析'''== 【近义词】山高水低、一差二错 【反义词】安然无恙 =='''成语出处'''== 明·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例 要是万一李嫂子有~,真是可惜!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成语典故'''== "三长两短"一说是和棺木有关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计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只称"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后来再加入意外、灾祸等意思。 "三长两短"另一说与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剑有关。《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中胜邪和鱼肠乃短剑,另三把乃长剑。这三长两短五把剑,锋利无比,一般人遭遇到这五把剑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后世把各种危及人生命的风险称为三长两短。不过都有些牵强。最可信的是"三长"指三柱香,"两短"指两支蜡烛,活人是不受这些东西的。需要用到香烛的八成是死了。 《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记述如此简约,只好认真读孔颖达疏:"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 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用现代话作一简要复述: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 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 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phrase&title=%E4%B8%89%E9%95%BF%E4%B8%A4%E7%9F%AD&src=onebox 三长两短],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三长两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