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44.2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 的原始碼
←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 </p> |- |<center><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4043/4578373660_508af4e7e6_b.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www.flickr.com/photos/30839674@N07/4578373660 圖片來自Kaiser Kai] <br> '''地址''' 上海市虎丘路20號<br> '''竣工日''' 1933年<br> '''建築風格''' 現代藝術裝飾主義<br></small> |} </div> '''亚洲文会大楼''',位于[[上海市]][[虎丘路 (上海)|虎丘路]]20号,最初建于1871年,作为[[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会所,如今的建筑为1931年由亚洲文会斥资16万两白银在原地重建。亚洲文会大楼高5层,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1952年起作为[[上海图书馆]]书库,2010年重新装修恢复原貌后改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 ==历史== 1843年[[上海开埠]],几年后[[上海英租界|英租界]]的设立促进了英国人来沪人数的增长。在英国男爵尼克逊、[[裨治文]]等人发起下,成立上海文理学会,以研究中国文化、科学和物产为己任。1857年,文理学会并入[[亚洲文会]],更名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但创会初期,北中国支会无办公、聚会场所。在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列表|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的促成下,英国政府同意该会在租界内拨让一块土地用于会所兴建,并拨付部分资金。同时,上海的主要英商、基金会等纷纷解囊襄助,其中地产商[[汉璧礼]]捐银500两,上海体育基金会低息贷款白银1500两。文会延请建筑师[[金斯密]]设计,最终于1871年于当时的圆明园路落成会所,前后共耗资3000两。3年后,文会在会所内成立[[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ref>{{cite web |url=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71994/node81772/node81774/node81784/userobject1ai108987.html |title=上海文博之根:亚洲文会大楼 |publisher=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accessdate=2013-03-06 |archive-date=2019-04-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415071810/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71994/node81772/node81774/node81784/userobject1ai108987.html }}</ref>博物院对社会全面开放,不收门票。<ref>{{Cite book|title=《老上海高楼广厦》|last=薛理勇|first=|publisher=上海书店出版社|year=2014|isbn=9787545809114|location=|pages=61-62页}}</ref> 到了1886年,上海的亚洲文会支部在旅沪外侨中声名日重,租界当局将会所前的下圆明园路更名为博物院路。1929年,由于会所出现白蚁,文会再次向社会募款进行改建。1931年,原建筑拆除完毕,两年后重建完成。新的建筑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总耗银16万两。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后,文会大楼被日军征用,除战前被转移的图书、标本和文物外,其余都被日军运往东京。1950年后,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经费断绝,支会会长[[黎照寰]]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后经上海市军管会批准,政府于1952年6月27日起接管。之后,大楼先后作为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等。最终,上海图书馆获得该楼,并作为书库使用。1990年代,上海图书馆将底层大厅以及二层租与证券公司作为营业厅。2010年,[[外滩源]]计划将该楼恢复展览和博物馆的功能,并租与上海外滩美术馆使用<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2-09-27/content_7128438.html |title=上海外滩美术馆9月新展 |publisher=中国日报 |date=2012-09-27 |accessdate=2013-03-06 }}</ref>。 ==建筑风格== 1931年兴建的这座大楼,属于现代艺术装饰主义风格,但在局部地方融入中国传统元素<ref>{{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09/0720/10/5ELJQS5Q000120GR.html |title=亚洲文会大楼 |publisher=网易新闻 |date=2009-07-20 |accessdate=2013-03-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24083003/http://news.163.com/09/0720/10/5ELJQS5Q000120GR.html |archive-date=2019-01-24 |dead-url=yes }}</ref>。大楼底层使用石头砌成墙面,上部改用青砖清水墙砌成。底层入口为3道券门,铁门栅栏都铸入寿字图案,门旁两侧设有八角的八卦窗。正门立面使用竖线的竖向构图,二层设计伸出的阳台,栏杆使用中国式样,而阳台上方也用篆书刻出“亚洲文会”。 整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下往上共五层,中间部分高六层。底层最初设计为演讲厅,本名为伍连德讲堂<ref>{{cite web |url=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2682/node36920/userobject7ai321835.html |title=百年外滩 物是人非故事多 |publisher=网易新闻 |date=2012-07-17 |accessdate=2013-03-06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27144625/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2682/node36920/userobject7ai321835.html |archivedate=2012-10-27 }}</ref>,以纪念[[中华医学会]]的发起人[[伍连德]]。二楼最初作为图书馆,三层和四层作为博物院陈列室。亞洲文會博物院號稱「上海文博之源」,收藏陳列大量從上海周邊地區及[[長江]]流域的動植物、礦物、古董及人類學標本。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
」頁面